伊斯兰在中国

  • 基础
    • 生活的目的
    • 真主安拉
    • 伊斯兰
    • 古兰经
    • 先知穆罕默德
    • 耶稣和圣经
    • 女人
    • 吉哈德
    • 科学
    • 斋戒月与开斋节
  • 问题
  • 网志
    • 文章
    • 新闻
    • 进入伊斯兰的中国人
  • 关于我们
Home Tag Archives: 伊斯兰教

Tag Archives: 伊斯兰教

假设宇宙背后没有智慧
文章

假设宇宙背后没有智慧

By C.S. Lewis
in :  文章

假设在宇宙背后没有智慧,没有创造思维。 在那种情况下, 我们的大脑不再被设计为具有思考功能的。由于物理或化学因素,当我头骨内的原子出现并以某种方式排列自己时,这便给了我副产品,即我称之为想法的感觉。 但是,如果是这样的话,我怎么能相信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呢? 这就像在摇摆着一瓶牛奶罐,并希望它飞溅的方式会绘画给您一个伦敦的地图一样。 但是,如果我不能相信自己的想法的话,那么我当然也不能相信一些关于无神论的争论,因此就没有理由成为无神论者或是任何人。 除非我相信安拉,否则我就无法相信思想:因此,我永远无法使用思想来不相信安拉。 C.S. Lewis

Read More
古兰经
文章

非穆斯林名人对《古兰经》的看法

By AllahsQuran
in :  文章

[歌德,摘自 T. P. 休斯(T. P. Huges)《伊斯兰辞典》(Dictionary of Islam),第526页] 在谈到《古兰经》时,歌德(Goethe)说: “它引人入胜,扣人心弦,最终迫使我们心悦诚服地敬畏……它的风格与内容协调一致,它的目标明确而远大,是一贯地、真正的崇高卓越。因此,这部书在各个时代都将发挥巨大的影响力。”   [G. 马拉格利欧斯(G. Maragliouth),《古兰经》J. M. 罗德维尔斯(J. M. Rodwells)译本前言,纽约,人人图书馆出版社(Everyman’s Library),1977年,第6页] “《古兰经》确实在世界伟大宗教经典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尽管它是造就时代的宗教经典中最年轻的一部,从其给数量众多的人们带来的美妙影响上面,却一点也不逊色。它造就人类思想的全新阶段以及前所未有的人格。它将阿拉伯半岛的众多各异的部落转变为一个英雄的国家,之后建立了在今天可与西方与东方抗衡的、世界范围内的广阔的政治与宗教相结合的穆斯林组织。”   [斯坦盖斯博士(Dr Steingass)摘自 T. P. 休斯(T. P. Huges)《伊斯兰辞典》(Dictionary of Islam),第256-257页] “这部作品能够在读者心中唤起强大且貌似相互抵触的情感,哪怕他们与《古兰经》相隔遥远的时空,甚至遥远的心理形成过程,这部作品不仅能够克服读者在开始精读之前对其的反感,而且还将这种负面的感情转变为惊讶与赞叹,这样的书籍必然是伟大而美好的作品…… 确实,对于每个心思缜密的人类命运的观察者来说,这是最至关重要的问题。”   [茅利斯·布凯义博士(Dr. Maurice Bucaille),《圣经、古兰经,与科学》(The Bible, the Quran and Science),1978, 第125页] “《古兰经》的作者不可能是穆罕默德(愿主赐福他,并使其平安)。一个人怎么可能从文盲的状态一跃而成阿拉伯文学水平颠峰作品的作者? 他又何以道出具有科学性质的正确结论,并且在整个过程中没有在他所讨论的问题上犯一点儿错误,而在他的年代人类不可能发展出这样的认知。”   [斯坦盖斯博士(Dr Steingass)摘自 T. P. 休斯(T. P. Huges)《伊斯兰辞典》(Dictionary of Islam),第528页] “因此,不应以现有的、具有主观色彩及审美品味的标准去评价其文学价值,而是要通过其在穆罕默德同时代的同胞中产生的影响去评价它。 它强有力地在其听众心中产生共鸣,以至于将之前离散的、拮抗的元素融合成一个紧密而有序的体系,并且以远远超越当时阿拉伯人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活跃这一体系。这样看来,它的辩论是完美的,仅仅因为它从野蛮的部落中造就出一个文明的国家,为历史的陈潭注入一股清流。”   [亚瑟·J. 阿伯里(Arthur J. …

Read More
死后会发生什么
关于伊斯兰

根据伊斯兰教义,死后会发生什么?

By 优素福∙埃斯蒂斯
in :  关于伊斯兰

根据伊斯兰教义,死后会发生什么?我想列出离开人世之前必须要做的事情,您有什么建议吗?伊斯兰如何看待死亡? 安拉是全能的、智慧的、全知的主宰。 这是一个非常诚恳而且有深度的问题,鉴于提问者可能对伊斯兰了解不多,在回答问题之前,我先简要介绍一些基本的概念。 在《古兰经》的最后几章中,有一章被称为“时光章”,其中的奥义可以解答诸多人类对于生死的问题。让我们先阅读“时光章”的译文: 以时光盟誓[1],一切人确是在亏折之中[2],惟信道[3]而且行善,并以真理[4]相劝,以坚忍相勉的人则不然。(高贵的《古兰经》103:1-3) [1]安拉许下郑重的誓言 [2]因为那些人在世界上恶劣的行径,他们的归宿是火狱 [3]认主独一(万物非主,唯有安拉) [4]“真理”可理解为一切有关于“认主独一”的事项 从上述节选的《古兰经》译文和注释,伊斯兰学者总结出以下几点: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有要实现的目的,即以造物主规定的方式和条件,崇拜独一的造物主。 “我创造精灵和人类,只为要他们崇拜我。”(高贵的《古兰经》51:56) 每个人都会死亡。 《古兰经》中说: “人人都要尝死的滋味。”(高贵的《古兰经》3:185) 而且《古兰经》还告诉我们,每个人(穆斯林与非穆斯林)都会在审判日那天被复活。 “我们确是安拉所有的,我们必定只归依他。”(高贵的《古兰经》2:156) “难道他们不信自己将复活,在一个重大的日子吗?在那日,人们将为全世界的主而起立。”(高贵的《古兰经》83:4-6) 每个人都会收到他/她的“功过簿”,其中记录了他们一生的言行。 “绝不然,恶人们的纪录,将在一本恶行簿中。”(高贵的《古兰经》83:7) “至于用右手接过功过簿者,将受简易的稽核。”(高贵的《古兰经》84:7-8) “至于从背后接受功过簿者,将叫苦连天。”(高贵的《古兰经》84:10-11) 每个人都要为他/她的行为负责。 “行一个小蚂蚁重的善事者 ,将见其善报 ;作一个小蚂蚁重的恶事者 , 将见其恶报。”(高贵的《古兰经》99:7-8) 任何人不必承担他人的罪责。 “安拉只依各人的能力而加以责成。各人要享受自己所行善功的奖赏,要遭遇自己所作罪恶的惩罚。”(高贵的《古兰经》2:286) 除非安拉意欲,没有任何人能够说情。 “不经他的许可,谁能在他那里替人说情呢?”(高贵的《古兰经》2:255) 在那时,终点是天堂还是火狱便一目了然。 “你们必定看见火狱 。”(高贵的《古兰经》102:6) 任何人不能进入天堂,除非凭借安拉的慈悯与饶恕。 使者穆罕默德(愿主赐福他,并使其平安)说: “没有任何人是仅仅因为他的善功而进入天堂的。”他的圣门弟子们问道:“安拉的使者啊!你也不行吗?”他回答说:“我也不行——除非安拉赐我予慈悯和恩典。”(穆斯林圣训实录) “故我警告你们一种发焰的火,唯薄命者坠入其中。”(高贵的《古兰经》92:14-15) 死亡就仿佛一个没有归路的旅途。所以在死去之前,确保你已经准备三件行李: 合适的身份证件 永恒的川资 足够的衣物 合适的身份证件,即你的“功过簿”, 其中包含非常重要的两项: 信仰(正确的信仰) 行为(正确的善行) 我们必须兼备正确的信仰与行为,才能确保后世之旅的顺利,以及天堂中的位置。 让我们从信仰以及崇拜独一的造物主,不为他设置任何伙伴开始。任何人只要承认“只有唯一的真正的主宰,他是唯一的造物主,万物的维护者”,即可做到这一点。其可以被理解为伊斯兰中的“认主独一”。 “认主独一”可以被拆分为几个部分,以便更好的理解: 崇拜对象的唯一性 主宰的唯一性 安拉属性的唯一性 正确的信仰 坟墓中被审问的三件事: 谁是你的主宰? 唯一的正确答案:安拉。 你的宗教是什么? 唯一的正确答案:伊斯兰教。 你认谁为安拉的使者? …

Read More
为什么造物主允许祸患的存在?
安拉

为什么造物主允许祸患的存在?

By iERA
in :  安拉

伊斯兰对生活中的考验和磨难的观点能够给人赋予极大的力量。灾难、祸患、以及悲伤——一切形式的磨难和艰辛——都被看做造物主所降下的考验。人生不是一场宴会,我们因更高贵的目的而被创造——即崇拜造物主。为实现这一目标,考验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些考验能够帮助我们时刻记起我们的崇高使命,并且这是我们接近造物主的途径。实际上,考验可以被当作造物主之爱的标志。穆圣(愿主赐福之,并使其平安)说: “如果安拉喜爱一个人,就会对他进行考验。”(提尔密济圣训集) 为什么造物主要考验祂喜爱之人?考验和磨难是获得造物主的慈悯的一种途径,是进入天堂永恒乐园的方式。造物主在《古兰经》中清楚地陈述: “你们还没有遭遇前人所遭遇的患难,就猜想自己得入乐园了吗?前人曾遭受穷困和患难,曾受震惊,甚至使者和信道的人都说:「真主的援助甚么时候降临呢?」真的,真主的援助,确是临近的。”(《古兰经》2:214) 其中的美好之处在于,造物主给我们克服这些考验所需要的一切手段,使我们强大。确实, “真主只依各人的能力而加以责成。”(《古兰经》2:286) 总体上来说,我们在今世中遭遇的祸患或苦难是特例,而不是常态。和健康相比,病痛相对短暂,就好比和大地的寿命比起来,地震只是稀疏的事件。另外,我们不了解某些事情背后的智慧,并不意味着这些事情背后没有蕴藏智慧。比如有些情况下,疾病能够帮助免疫系统的建立;地震释放地壳之间的应力;火山喷发为地表带来大量的矿物,使土壤更加肥沃。有一句古谚语说:“蛇毒中有解药”。一个人如果不经历困苦,如何能感受到平素的快乐?如果没有经历病痛,又怎么能体会到健康的好处?有这样的说法: “世间的祸患仿佛画中的阴影,如果你在近处观察,你会把它们当成缺陷。但如果你倒退一定的距离,你就会发现,这些阴影的部分在整个画作中有美学功能。”(伊斯兰神学与祸患的难题,艾布杜·哈基姆·穆拉德,Islamic Theology vs. the Problem of Evil, Abdal Hakim Murad) 挑剔的人也许会将注意力集中在负面,声称祸患和苦难没有更高的目的。然而穆斯林就相信考验和苦难是实现终极目标过程中无法回避的一部分。《古兰经》中强调这一概念,说: “他曾创造了死生,以便他考验你们谁的作为是最优美的。他是万能的,是至赦的。”(《古兰经》67:2) 在某些宗教中,一个人在世界上的良好地位是他/她获得造物主喜悦的标志。例如,如果一个人谋到一份好工作,或者住在漂亮的房子里,都暗示造物主对他/她非常满意。然而,在伊斯兰中,健康、财富、贫穷、病患等等,都不是成功或者失败的标志:它们是考验的一种方式,以便看到他/她对某种境况的反应。 错误的假设 不可否认的是,世界上存在一定程度的祸患与苦难,而且我们应该关注该如何使人类的经历更加安宁和平。有些人争论说,祸患与苦难的存在可颠覆造物主存在的理论。然而,将感情因素排除在外,上述论点是否令人信服? 上述论点可以概括为: “一个全善的,全能的造物主竟然与世间所有的祸患与苦难共存,真是难以置信。” 其逻辑是这样的: 基本的逻辑学习就能使你认识到,上述的论据并不可以推导出其结论。结论并不符合前两点陈述。也许,结论倒有可能是正确的;本质上说,这是仅有一定概率成立的议论。上述的理论非常薄弱,因为它基于两个主要的错误假设。 造物主仅仅是全善、全能的吗? 上述关于祸患和苦难的议论,错误地代表伊斯兰中对造物主的概念。造物主不仅是全能、全善的;祂还拥有许多尊名以及特性,其中每一个都要以全面的视角来理解。例如,祂的尊名之一是至睿的主。因为造物主的属性是睿智的,因此祂所意欲发生的一切,都符合智慧。如果某件事情背后有智慧,那么这件事一定有其目的。挑剔的人会如此回应: “为什么造物主要以这种恶的方式考验我们?” 这种回应错误地表现伊斯兰的观点,因无知而提出错误的论点。这里的重点是,不能因为无法理解一件事情之中的智慧,就说这件事情中没有智慧。上述论点是孩子的典型说辞。很多孩子吵闹着让父母答应他们的要求,比如说,让他们喝那种看上去很诱人的棕黄色饮料(威士忌)。孩子们因为父母不给他们喝而哭闹,他们觉得父母很坏,不让他们喝这种饮料。他们不知道父母不让他们喝这种“饮料”背后的道理。 《古兰经》用深刻的故事和叙述使读者逐渐接受并理解这种观点。例如,在穆萨圣人和黑祖尔的故事中: 他俩就依来时的足迹转身回去。他俩发现我的一个仆人,我已把从我这里发出的恩惠赏赐他,我已把从我这里发出的知识传授他。穆萨对他说:“我要追随你,希望你把你所学得的正道传授我,好吗?” 他说:“你不能耐心地和我在一起。你没有彻底认识的事情你怎么能忍受呢?”穆萨说:“如果真主意欲,你将发现我是坚忍的,不会违抗你的任何命令。”他说:“如果你追随我,那么,(遇事) 不要问我什么道理,等我自己讲给你听。”  他俩就同行,到了乘船的时候,他把船凿了一个洞,穆萨说:“你把船凿了一个洞,要想使船里的人淹死吗?你确已做了一件悖谬的事!”他说:“我没有对你说过吗?你不能耐心和我在一起。”穆萨说:“刚才我忘了你的嘱咐,请你不要责备我,不要以我所大难的事责备 我!” 他俩又同行,后来遇见了一个儿童,他就把那个 儿童杀了,穆萨说:“你怎么枉杀无辜的人呢?你确已做了 一件凶恶的事了!” 他说:“难道我没有对你说过吗?你不能耐心地和我在一起。”穆萨说:“此后,如果我再问你什么道理,你就可以不许我再追随你,你对于我,总算仁至义了。” 他俩又同行,来到了一个城市,就向城里居民求食,他们不肯款待。后来他俩在城里发现一堵墙快要倒塌了,他就把那堵墙修理好了,穆萨说:“如果你意欲,你必为这件工作而索取工钱。”他说:“我和你从此作别了。你所不能忍受的那些事,我将告诉你其中的道理。 至于那只船,则是在海里工作的几个穷人的,我要使船有缺陷,是因为他们的前面有一个国王,要强征一切船只。至于那个儿童,则他的父母都是信道者,我们怕他以悖逆和不信强加于他的父母,所以我们要他俩的主另赏赐他俩一个更纯洁、更孝敬的儿子。至于那堵墙,则是城中两个孤儿的;墙下有他俩的财 宝。他俩的父亲,原是善良的。你的主要他俩成年后,取出他俩的财宝,这是属于你的主的恩惠,我没有随着我的私意做这件事。这是你所不能忍受的事情的道理。”(《古兰经》18:64-82) 评价上述经文,《古兰经》注解学家伊本·凯西尔解释道,安拉将对这些事情真相的知识赏赐给黑祖尔,却没有将这些知识告诉穆萨,参见这句经文: “你不能耐心地和我在一起。你没有彻底认识的事情你怎么能忍受呢?” 伊本·凯西尔写道,上述经文的意思是: “当你看我违背你的律法之时,你觉无法忍耐我并陪伴我,因为我有安拉教授给我的知识,而祂没有把这些知识告诉你。你却有安拉没有教授给我的知识。”(伊本凯西尔经注) 从实质上说,安拉的智慧和知识无穷无尽、至臻至全,而作为人类的我们则有局限,换句话说,我们的智慧和知识是有限的。因此,伊本·凯西尔如是解释经文: “你没有彻底认识的事情你怎么能忍受呢?” 指的是: “我知道你要有理有据地批评、否认我,但我了解安拉的智慧,我们看到隐藏的利益,而你却看不到。”(伊比德,Ibid) 任何事情的发生都符合造物主的智慧,这种看法鼓舞人心,积极向上。这是因为安拉的智慧与祂的属性中其他方面,如完美与仁善,并不冲突。因此,所有的祸患与苦难是安拉的更为宏大计划中的一部分。这种观念能够在信士的心中激发积极的心理反应,因为在最后,所有的祸患与苦难都有充满智慧和仁善的目的。14世纪学者伊本·泰米叶总结这一观点说: “如果至高的安拉是创造一切的主宰,祂根据其智慧的目的创造善恶;从这一点上看,祂一切的行为都至善至美。”(《圣行的道路》Minhaj As-Sunnah 3:142/2:25) 造物主没有赋予我们理智吗? 对于第二个假设,合适的回应就是造物主有合情合理的理由允许苦难和罪恶在这个世界上存在,这便是一个强大的论点。伊斯兰信仰的丰富智慧为我们列举出诸多理由,以下是其中的一部分: 内心深处的平和。满足这种神圣目标的结果是永恒的幸福与快乐。如果这是我们的首要目的,人类生活经历中的其他方面则属次要。造物主说: “我创造精灵和人类,只为要他们崇拜我。我不望他们的供给,我也不望他们的奉养。”(《古兰经》51:56-57) 如上所述,造物主创造我们是为了考验我们,考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苦难与祸患。《古兰经》中提到: …

Read More
为什么伊斯兰教禁止饮酒?
问题

为什么伊斯兰教禁止饮酒?

By WhyIslam 为什么选择伊斯兰
in :  问题

自远古时代以来,酒精一直是人类社会的祸害。它继续使无数人丧生,并给全世界数以万计的人造成严重的痛苦。酒精是社会面临的几个问题的根源。犯罪率飙升,精神疾病增加和全世界数百万家庭破灭的统计数字无声地证明了酒精的破坏力。 在古兰经中禁止饮酒 伊斯兰教中禁止饮酒源于以下《古兰经》经文: “信道的人们啊!饮酒、赌博、拜像、求签,只是一种秽行,只是恶魔的行为,故当远离,以便你们成功。” [高贵的《古兰经》 5:90] 圣经中禁止饮酒 圣经在以下的经文章句中禁止饮酒: “酒能使人亵慢,浓酒使人喧嚷;凡因酒错误的,就无智慧。” [箴言20:1] “不要醉酒。” [以弗所书5:18] 酒精会是有益的吗? 一些研究表示,在有限度的摄取对健康有些好处。这与光荣的《古兰经》的经文一致: 他们问您(穆罕默德,愿主赐福之,并使其平安)关于酒和赌博的问题。说:“在他们里面有大罪,并且为人带来一些好处,但其中的罪大于他们的好处。” [高贵的《古兰经》2:219] 酒精压制抑制中心 一则印第安纳州鲍尔州立大学的酒精宣传海报 人类在大脑中具有一个抑制中心。这个抑制中心可以防止人做他认为是错误的事情。例如,一个人对父母或长者讲话时通常不会使用辱骂性语言。抑制中心阻止一个人在公共场合回应生理需求的呼唤。 当一个人摄取酒精时,抑制中心本身就被压制住了。这正是为什么常发现到一个醉汉沉迷于完全异于他本质应有行径的原因。例如,喝醉酒的人可能会对他或她所尊重的人使用辱骂性语言和/或对他们进行性侵犯,并在清醒之后对这些行为感到后悔。 “适度”饮酒可以吧? 有人辩称可以适度饮酒并进行控制自己,以防止自己酣醉。调查显示,大多数酗酒者最初都是“社交型饮酒者”。假设“社交型饮酒者”仅仅一次失去自我控制能力。在酩酊大醉的状态下,他或她很可能犯下了可怕的罪行,而带来改变人生的后果。每年因酒驾而导致的死亡和伤亡事故数十起,给成千上万的家庭带来了无可言喻的悲恸。 根据美国司法部国家犯罪受害调查局的数据,单在1996年,每天平均发生2,713次强奸。统计数字告诉我们,大多数强奸犯在犯罪时是酒醉状态。即便后来对此行为感到后悔,一个正常的人类也可能终其一生带着罪恶感。受害人和犯罪者终生被摧毁。 与酒精中毒有关的疾病 有不少禁止食用麻醉性物质的科学理由,例如酒精。有不少禁止食用麻醉性物质的科学理由,例如酒精。这世上任一个与造成最多死亡人数的特定相关因素就是饮酒。每年仅因饮酒而导致数百万人死亡。以下是一些酒精相关的疾病的简单清单: 1. 肝硬化(最著名的酒精相关疾病)。 2. 食道癌,头颈部癌,肝癌(肝癌)和肠癌。 3.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绞痛和心脏病发作与大量饮酒有关。同样,中风和不同类型的瘫痪也与饮酒有关。 4. 脚气和其他缺陷在酗酒者中并不罕见。甚至糙皮病也发生在酗酒者中。 5. 震颤性谵妄(Delirium tremens)也称为是酒毒性谵妄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有可能会在酗酒者反复感染期间或手术后发生。在戒断期间也会出现这种现象,这是戒断效果的征兆。这很严重,即使在设备完善的中心接受治疗也可能导致死亡。 6. 反复感染在慢性酗酒者中非常普遍。饮用酒精会损害对疾病的抵抗力和免疫防御系统。 7. 酗酒者中胸部感染是恶名昭著的。肺炎,肺脓肿,肺气肿和肺结核在酗酒者中很常见。 8. 在急性酒精中毒期间,酒醉的人通常会呕吐,保护性的咳嗽反射会瘫痪。因此,呕吐物容易进入肺部,引起肺炎或肺脓肿。有时甚至会造成窒息甚至死亡。 9. 饮酒对妇女的不良影响值得特别提及。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酒精性肝硬化。在怀孕期间饮酒对胎儿有严重的有害影响。胎儿酒精综合症在医学界越来越被认定。 10. 皮肤疾病也与嗜酒有关。 11. 湿疹,脱发,指甲营养不良,甲沟炎(指甲周围的感染)和角性口腔炎(口角发炎)是酗酒者的常见疾病。 酗酒是一种疾病吗? 如果饮酒是一种疾病,那就是唯一的导致一系列灾难的疾病: –以瓶装出售 –在报纸,杂志,广播和电视上做广告 –拥有授权网点进行传播 –为政府创造收入 –在高速公路上造成暴力死亡 –破坏家庭生活并增加犯罪 –没有细菌或病毒原因 酒精中毒不是疾病-这是撒旦的手作艺品 伊斯兰教被称为“ Deen-ul-Fitrah”或人类的自然宗教。它的所有禁令都是为了维护人的自然状态。酒精对于个人和社会都是偏离自然状态的。因此,伊斯兰教禁止饮酒。

Read More
伊斯兰初学者简易指南
伊斯兰

伊斯兰初学者简易指南

By 泰和米娜∙维克
in :  伊斯兰

伊斯兰教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宗教。全球有将近20亿穆斯林。然而,许多人对伊斯兰教的认知有限。以下是许多人对穆斯林信仰及我们如何实践宗教信仰的一些常见问题。 什么是伊斯兰教? 伊斯兰是阿拉伯语,意思是顺从。从字面意思来看,伊斯兰意味着遵循造物主的制定法则,服从他的的旨意。通过这个简单的定义,我们可以明白宇宙万物包括:行星,树木和动物都处于伊斯兰的状态,它们都顺从安拉的意旨,因为他们都遵循安拉为他们所创的自然法则。 人是独特的,因为我们可以选择是否遵从安拉的诫命。 伊斯兰并不是以特定人士的名字命名的,就像基督教或佛教一般,也不是像印度教或犹太教等以族群的名称命名的。伊斯兰教只是纯粹而简单地按照的安拉的意愿生活。所以,伊斯兰教不仅仅是一种宗教,她还是一种生活方式。 谁是穆斯林? 穆斯林是遵循伊斯兰教的人。在阿拉伯语中,将“mu”放在单词的前缀类似于在英语单词的末尾添加“er”。例如,在英语中,务农的人是农民,做工的人是工人,而建造者是建筑师。同样在阿拉伯语中,实践伊斯兰信仰的人是穆斯林。 谁是安拉? “安拉”是阿拉伯语,意指唯一真神。说阿拉伯语的犹太人和基督徒用于上帝都是同一个字。真主独一,是没有伴侣的。祂是一切存在物的永恒创造者。他没有孩子,而且他不是任何人的孩子。祂不是无形神灵,不是人,能量球或可比拟的东西。没有什么能比得上安拉了。 先知穆罕默德是谁? 穆罕默德(愿主赐福之,并使其平安)于570年出生在阿拉伯麦加。从他年轻时起,他就以最诚实和最值得信赖的人所著称。虽然他生活在偶像崇拜的文化环境中,但内心里一直相信只有一位安拉。在40岁时,选择了穆罕默德ﷺ成为先知,向人们传递安拉的旨意。他的使命特别重要,因为在他之后没有其他的先知会被派遣。 穆罕默德ﷺ是安拉的最后的封印的使者。他是众多先知中的最后一位,而其中许多人是传统基督徒和犹太人所耳熟能详的,如亚当,诺亚,亚伯拉罕,雅各布,摩西,大卫,所罗门,施洗约翰和耶稣(愿主保佑他们平安)。 穆罕默德在他整个23年面对艰难和异议的先知生涯中,都致力将神圣的指示传达给他的追随者。 古兰经是什么? 古兰经是在使者穆罕默德的先知生涯里,安拉逐渐启示给先知穆罕默德的。古兰经是安拉对人类的最后和最终的启示,包含对生活全方位的指导。在整个人类历史中,许多先知被安拉派遣去向人们传达造物主的启示。然而,历经几个世代人们改变和编修他们在当时所受的信息,并在原先所启示的信息增加或删减初始信息有遗失的地方。最终,另一位先知将会来修正上个信息。所有之前的信息都留给了他们自己的人来保存,但由于古兰经是最后的信息,安拉亲自保障了它的保存完整性。 穆罕默德的追随者ﷺ记忆并记录了古兰经的字句,正如同他们所背诵一样。。1400多年以来,“古兰经”只字未变。 什么是圣训? 圣训是先知穆罕默德生平行为举止以及名言的汇集。他们呈现了先知穆罕默德过着怎样的生活的典范,以他的生活方式从一般做人处事风格延伸到他一举一动的最小 细节以及他曾说的事情,如一些建议警告或对古兰经的解释。这一切我们从圣训中获得的知识构成了所有穆斯林都立志遵循的圣行(先知穆罕默德的传统)。 如何按照安拉的旨意生活? 这是一个相当大的问题,但是安拉安拉答案实很简单: 阅 读 古 兰 经 !  

Read More
十字架
基督教

耶稣是否真的被钉死在十字架上?

By 哈迪∙阿卜杜勒∙马丁
in :  基督教

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了吗? 基督教信仰的基石是:耶稣为救赎世人的罪而来,并且为赎人类的罪而被钉死在十字架上。 根据福音书的记载,世人争论说: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而从穆斯林的角度,事情并非是如此重大的议题,主要有几个原因如下 : 第一点,《古兰经》的记载完全驳斥耶穌“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种种殉难之说。它尤为强调这一点,说: “又因为他们说:「我们确已杀死麦尔彦之子麦西哈.尔撒,真主的使者。」他们没有杀死他,也没有把他钉死在十字架上,但他们不明白这件事的真相。为尔撒而争论的人,对于他的被杀害,确是在迷惑之中。他们对于这件事,毫无认识,不过根据猜想罢了。他们没能确实地杀死他。”(高贵的《古兰经》4:157) 第二点,在福音书的记载中,耶稣(愿主赐福之)被钉在十字架上。不论福音书的记录是否真实,在前期幾個世紀的基督教歷史中已有先例,不是所有的基督教徒都相信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或者他为世人的救赎而殉难。即便是今天,根据福音书的记载,仍然有很多人认为耶稣仅仅是被钉在十字架上,但是他并没有死。甚至很多穆斯林也跟隨著加入這波误傳。 我们不认为这是穆斯林应有的正确取向。正确的理解方式是,即便福音书认为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我们也不认同这种說法。因为从穆斯林的角度來看,《古兰经》才是最后的神启经典,而《古兰经》在这方面的说法与福音书不同。因为安拉知道真相,祂把这件事正確的立場、以及关于其他事务的真相启示给使者默罕默德(愿主赐福之,并使其平安)。请注意,在伊斯兰神学中,今天的《圣经》已经不是完全真实,因此,不能从表面來認定福音书中记载的可信度。 然而,最后一点,真正該質疑的問題是:如果耶稣在世界上主要的使命是代世人赎罪而牺牲的话,耶稣本人在这个議题上会进行更多的、更详细的宣讲才对。而我们没有发现他明确无疑地表明过他的使命是以死代人类赎罪,而為此我们”必须”相信他的殉難和他的复活才能够得到救贖。 这个論點上,经常被引用的耶稣的陳述是: “正如人子来,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并且要舍命,做多人的赎价。”(马太福音20:28) 我们不认为这一段所教授的是代人受难以及赎罪。耶稣的意思是他愿意为他的门徒以及他的使命牺牲生命。而且愿意为更高的使命牺牲的精神并不僅僅在耶稣身上。在《圣经》中,我们看到很多先知都做出了莫大的牺牲(比如亚伯拉罕),有些甚至为使命献出生命(比如施洗者约翰)。同样,使者穆罕默德ﷺ也会这样做。在塔伊夫,他邀请人们归信伊斯兰,而塔伊夫的人们确实以及其恶劣的方式对待他。使者ﷺ被人们用石头打伤,他浑身是血,就连鞋子都被鲜血浸透。因此,耶稣说他要用血作为他的民众的赎金,仅仅是他愿意牺牲一切,以便人们能从他那里听闻真理,因遵循正路而获得拯救。这种理解与之前的先知的牺牲精神相一致。 在福音书中还有其他的段落被基督教徒作为证据,证明耶稣曾讲授要通过相信他的死亡和他的复活可以获得拯救。但是当我们去分析这些句子,我们会发现,它们没有明确地说明这一理念。我们认为,因为人们相信“代人受难以及赎罪”这一套理论,然后才如此解读这些段落。哪怕有最微弱的联系,也能让他们想到,这些段落支持他们已经相信的理论。他们因为暗示的力量而得出这些结论。 耶稣再临 伊斯兰教导耶稣没有被钉死在十字架上,而是活着被升上天堂。他会再临人世,经历生活与死亡。耶稣再临的目的主要是在大地上建立正义,击杀不信道之徒。      “不然,真主已把他擢升到自己那里。真主是万能的,是至睿的。信奉天经的人,在他未死之前,没有一个不信仰他的,在复活日他要作证他们。” (高贵的“古兰经”4:158-159) “当时,真主对尔撒说:「我必定要使你寿终,要把你擢升到我那里,要为你涤清不信道者的诬蔑,要使信仰你的人,在不信仰你的人之上,直到复活日。然后你们只归于我,我要为你们判决你们所争论的是非。“(高贵的”古兰经“3:55) “古兰经”没有明确地提到耶稣的再临,不过使者ﷺ的圣训诸多次提到这个问题。 据艾布·胡莱勒传述,安拉的使者ﷺ说:“末日来临之时,麦尔彦的儿子- 先知尔萨为你们降世,他秉公执政。他将砸碎十字架,灭猪,减免人丁税,财物暴增,甚至无人拿取。“(布哈里圣训实录) 艾布·胡莱赖传述:穆圣ﷺ说: “我与尔萨之间无先知,他将降世,你们一见便能认出他:身材适中,红白皮肤,穿两件淡黄衣服,他的头,即便没湿,也像是滴着水。他讨伐乱党,砸碎十字架,灭杀猪只,废除人丁税。在其时期,安拉毁灭万教,只留伊斯兰,歼灭敌基督(伪弥赛亚)。之后尔撒生活于世间四十年,然后归真,穆斯林大众将为其举殡礼。“(达伍德) 安拉的使者ﷺ说: “以掌握我生命的真主起誓,麦尔彦之子将降临于你们,他执政主持公道,将砸碎十字架,灭猪,免除丁税(非穆斯林所课征的税) ..金钱过度泛滥以至施无人愿意接受。而为真主所叩的一次头(在礼拜中)要胜过世上一切及所存期间的万物。“(布哈里圣训实录) 从以上圣训的论述可以清楚确认,穆斯林相信耶稣会在审判日之前再度降临人世

Read More
老人在伊斯兰中的地位
家庭

老人在伊斯兰中的地位

By IslamQA 伊斯兰问答网
in :  家庭

伊斯兰是同情与公正的宗教,是倡导完美品德、禁止作奸犯科的宗教,是赋予每一个遵守真主的法度之人崇高尊严的宗教。毫无疑问的是,伊斯兰赋予老人特殊的地位,在伊斯兰中有尊重老人的明文规定。 在伊斯兰中,人类具有崇高的地位 全能的真主说: “我确已优待阿丹的后裔,而使他们在陆上或海上都有所骑乘,我以佳美的食物供给他们,我使他们大大地超过我所创造的许多人。”(高贵的《古兰经》17:70) 因此,根据本节经文,所有的人,包括老人在内,作为阿丹的后裔,都享有上述崇高的地位。 穆斯林社会充满同情心与凝聚力 真主在高贵的《古兰经》中说: “同时,他是一个信道而且行善,并以坚忍相勉,以慈悯相助者。这等人是幸福的。”(高贵的《古兰经》90:17-18) 使者(愿主赐福之,并使其平安)将穆斯林大众形容为一个整体,他说: “穆民在相互怜悯、相互友善、相互同情方面犹如同一个躯体,如果某一器官有病,整个身体都会出现失眠、发烧等连锁反应。”(穆斯林) 使者ﷺ还说: “你们任何人都不会得到完善的信仰,直到他为穆斯林同胞喜爱自己所喜爱的一切。”(布哈里) “有慈肠之心的人,普慈之主怜慈之。你们怜爱大地上的,天上的(真主)便怜爱你们。”(提尔密济) 穆斯林要互帮互助 据伊本·艾比·杜尼亚从伊本·欧麦尔传述,使者ﷺ说: “真主最喜爱的人就是对人最有益的人;真主最喜爱的工作就是给穆斯林带来欢乐、或者解除他的困难、或者替他偿还债务、或者替他消除饥饿……任何与穆斯林兄弟同行、直到满足他的需求者,在所有人都难以立足的那一天,真主会使他站稳脚跟。”《托卜拉尼圣训》 信道的老人在真主面前享有高位 使者ﷺ说: “你们任何人绝不要希望早死,在无常降临前也不要以死相求。因为你们任何人一旦无常,善功即告结束。寿数只会给穆民增加善行的。”(穆斯林) 穆斯林应该尊重老人 使者ﷺ说: “尊重穆斯林老年人就是尊重真主。”(艾布·达伍德) 优待父母 伊斯兰在强调对社会上所有的老年人给与尊重的同时,尤其重视子女对父母的特殊义务。 高贵的《古兰经》中说: “你的主曾下令说:你们应当只崇拜他,应当孝敬父母。如果他俩中的一人或者两人在你的堂上达到老迈,那末,你不要对他俩说:「呸!」不要喝斥他俩,你应当对他俩说有礼貌的话。你应当必恭必敬地服侍他俩,你应当说:「我的主啊!求你怜悯他俩,就像我年幼时他俩养育我那样。”(高贵的《古兰经》17:23-24) 在上述经文中,“善待父母”被与“信仰独一的真主”并列提及。它们反映出伊斯兰要求所有的信士同情、尊重自己的双亲,并对他们负起责任。 圣训中记载,一个人来见使者ﷺ,说: “在人们中间,谁是最值得我相伴的?”穆圣ﷺ说:“你的母亲”,这个人又问:“然后是谁?”穆圣ﷺ回答:“你的母亲。”这人又问:“然后是谁?”穆圣ﷺ依然回答:“你的母亲。”此人再一次问:“然后是谁?”穆圣ﷺ回答:“你的父亲。”(《布哈里》、《穆斯林》) 在伊斯兰中,父母有被子女服从的权利。在一则圣训中,使者ﷺ说:“大罪就是举伴真主,忤逆双亲,杀人和作伪证。”(《布哈里》、《穆斯林》) 伊斯兰要求成年子女必须尽到赡养父母的义务。 在父母去世后仍然保持对他们的尊重 伊本·迪纳尔传述:“在去麦加的路上,伊本·欧麦尔遇见一个游牧人,便先行向其道安,并让他骑在自己一直骑的那头毛驴上,又将自己头上的缠巾递了过去。这时,我们说:‘愿真主怜悯你。他们是些游牧人,蝇头之惠便可满足,何故如此尊重?’伊本·欧麦尔说:‘这人的父亲曾与欧麦尔·伊本·哈塔布是朋友。我听穆圣ﷺ曾说:“最大的孝敬就是子女接续父亲生前的故交。’”(穆斯林) 这也是对长辈关怀的方式之一。走访、接续父母的朋友能够帮助老年人也参与到社会活动中,减轻他们的孤独感,从而减轻老年人所经历的社会和心理冲击所带来的压力。 尊严—一项基本人权 对老人的同情与尊重是伊斯兰社会穆斯林行为中的一个重要成分。穆圣ﷺ明确地说: “不尊老爱幼之人不属于我们的一员。”(提尔密济) 在人的生命周期中,年轻与年长只有时间的差别,年轻人最终都要变老。通过一则圣训,伊斯兰提醒年轻人意识到人生中的这一基本事实: “尊重年长者的青年,真主使他年长时一定受人尊敬。”(提尔密济) 愿真主襄助我们,完成对老人的责任,给他们应有的爱与尊重,并给我们的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Read More
《古兰经》的作者
高贵的古兰经

高贵的《古兰经》的作者是谁?

By Aisha
in :  高贵的古兰经

《古兰经》难道不是由穆罕默德(愿主赐福之,并使其平安)构思并写做的吗?如果不是穆罕默德ﷺ写成《古兰经》,那么《古兰经》的作者又会是谁呢?所以,问题应该这样问:到底是谁第一次诵读《古兰经》?“他们有可能弄错,或者故意增补、删减《古兰经》的经文吗?” 不。穆罕默德ﷺ不是《古兰经》的作者,他也没有能力写出《古兰经》,因为他是文盲。许多圣门弟子都可以证明这一事实。 如果不是穆罕默德ﷺ写成《古兰经》,那么《古兰经》的作者又会是谁呢? 高贵的《古兰经》不是由人类“构思”并“写作”。是全能的安拉通过天使吉卜利勒(大天使加百利)将高贵的《古兰经》降示给使者穆罕默德ﷺ,他背记高贵的《古兰经》并以口口相传的方式,将它教授给圣门弟子。 “古兰”在阿拉伯语中的意思是“诵读”。“诵读”的声音又怎么能够被“写作”呢?事实上,是你听到“诵读”,然后用笔墨将听到的内容纪录在纸上。当时,圣门弟子们将穆圣ﷺ背诵的高贵的《古兰经》抄写下来,而诵读的声调、韵律、音量等则无法用文字记录。 当高贵的《古兰经》被辑录成册,它应该被称为“穆斯哈福”,在阿拉伯语中意为“书卷”,对我们来说,它可以等同与高贵的《古兰经》。因此,虽然我们聆听以各种方式诵读的高贵的《古兰经》,它当然可以被辑录成册。重点是,穆圣ﷺ不是构思并写作高贵的《古兰经》的人,而且他也不可能写作,毕竟他既不会读,也不会写。所以,问题应该这样问: 到底是谁第一次诵读高贵的《古兰经》? 这是个容易回答的问题。 根据高贵的《古兰经》中的说法,天使吉卜利勒奉安拉之命将高贵的《古兰经》直接降示给穆圣ﷺ。吉卜利勒在23年的时间内将整本高贵的《古兰经》或是一句一句,或是一段一段,分批次零散地降示给穆圣ﷺ。 每次有新的经文降示,天使吉卜利勒会告诉穆圣ﷺ这句经文位于什么章节,而穆圣ﷺ没有私自改变经文的顺序。 “如果穆罕默德本人不会读写,那么他的圣门弟子们一定为他抄写保存高贵的《古兰经》(就如同《圣经》那样)。” 事实并不是这样。圣门弟子并不是通过抄写的方式保存高贵的《古兰经》的,他们通过记忆背诵他们所听到的高贵的《古兰经》。穆圣ﷺ指导圣门弟子们将高贵的《古兰经》抄写在皮革、石板、棕榈叶上。因此,他们抄录了穆圣ﷺ诵读的高贵的《古兰经》,形成其书面的形式。而且他们也背记高贵的《古兰经》并且将其原封不动地口授给圣门再传弟子等等。直到今天,穆斯林仍然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学习、背记高贵的《古兰经》。 “他们有可能弄错,或者故意增补、删减高贵的《古兰经》的经文吗?” 不可能。在很多人看来,高贵的《古兰经》就是一本书。但它与普通的,由人类构思、写作的书籍截然不同,这是我们要强调的。 你要自己去寻找真相,从源头——安拉降示的阿拉伯语《古兰经》,然后才能决定你对安拉的高贵的《古兰经》的看法如何。 提问:“我可以问是谁第一次将高贵的《古兰经》记录成册吗?因为你说穆罕默德ﷺ是文盲,而且高贵的《古兰经》是在他去世后,由圣门弟子辑录成册的,那么他们会不会私自解读高贵的《古兰经》并对之进行增补或者删改?” 答案可以在另一篇文章《理解古兰经降示的十个要点》中寻找。希望你能够仔细阅读,了解实情,并自己思考。 这是你证实上述说法的机会,因为高贵的《古兰经》中已经澄清了自身的真实性。 “这部经,其中毫无可疑,是敬畏者的向导。”(高贵的《古兰经》2:2) “难道他们没有研究《古兰经》吗?假如它不是真主所启示的,他们必定发现其中有许多差别。” (高贵的《古兰经》4:82) “我将在四方和在他们自身中,把我的许多迹象昭示他们,直到他们明白《古兰经》确是真理。”(高贵的《古兰经》41:53) “如果你们怀疑我所降示给我的仆人的经典,那末,你们试拟作一章” (高贵的《古兰经》2:23) 时至今日,人类还没有能够创作出能够与高贵的《古兰经》媲美的作品,不论是在文字的优美方面,还是在文风、意义和预言性方面。高贵的《古兰经》中的科学证据也使得它成为知识分子中被反复提及、讨论的书籍。

Read More
禁食猪肉的原因
问题

禁食猪肉的原因是什么?

By IslamQA 伊斯兰问答网
in :  问题

禁食猪肉的原因是什么? 一切赞颂全归安拉。 作为穆斯林的一项基本守则是,他们必须遵守安拉的一切命令,规避一切禁忌,无论他们是否知道其背后的原因。 穆斯林不可以因为不知道某条教法律例背后的原因,就否认任何一条教法、或在遵守教法上存有疑虑。只要有明文规定,他们就必须接受一切“合法”与“非法”的判决,不论他们是否理解其原因。安拉说: “当真主及其使者判决一件事的时候,信道的男女对于他们的事,不宜有选择。谁违抗真主及其使者,谁已陷入显着的迷误了。”(高贵的《古兰经》33:36) “当信士被召归于真主及其使者以便他替他们判决的时候,他们只应当说:「我们已听从了。」这等人确是成功的。” (高贵的《古兰经》24:51) 猪肉是一种在高贵的《古兰经》中明确禁止的食物,安拉说: “他只禁戒你们吃自死物、血液、猪肉……” (高贵的《古兰经》2:173) 因此,在任何情况下,穆斯林都不可以吃猪肉。除非是为形势所迫:比如一个即将饿死的人,在找不到任何其他食物的情况下,他才可以吃。这是根据教法的原则:为势所迫,且不过分,虽吃禁物,毫无罪过。 至于为什么要禁食猪肉,教法中并没有明文指出具体原因,只有一句高贵的《古兰经》中提到: “……因为它们确是不洁的……”(高贵的《古兰经》6:145) “不洁”的阿拉伯语原词为“rijs”,指伊斯兰教以及人类本性(fitrah)所憎恶的事物。这个原因就已经足够了。在禁止包括猪肉在内的“非法”食品和饮料背后有一个同样的原因,其依据在高贵的《古兰经》中提到: “……(使者)准许他们吃佳美的食物(At-Tayyibaat,即所有美好而合乎教法的事物,行为,信仰,人,以及食物),禁戒他们吃污秽的食物(Al-Khabaa’ith,即所有丑恶以及不合教法的事物,行为,信仰,人,以及食物)……”(高贵的《古兰经》7:157) 这一段经文的含义中涵盖了禁食猪肉的原因,可以理解为:在伊斯兰的观点中,猪肉被认为是“污秽”(Al-Khabaa’ith)的。 “污秽”的意义是:一切给人的健康、财富、和精神带来损伤的事物。能给上述这些生活中的重要方面带来损失的事物统统被认为是“污秽”。 科学以及医学的研究已经证实,和其他动物相比,猪携带更多的病原生物,比如寄生虫,细菌,以及病毒等。在这里则不对这些疾病进行具体的描述。 正是这些疾病以及猪肉的一切其他害处表明,全知的立法者安拉对人类禁止猪肉有着充分的理由:保护人的生命以及身体健康。这是伊斯兰教法所致力维护的人类五项基本需求之一。 安拉至知

Read More
12Page 1 of 2

最新文章

伊斯兰中迎接新生儿的仪式

伊斯兰中迎接新生儿的仪式

优素福·伊本·阿卜杜拉·阿拉菲
假设宇宙背后没有智慧

假设宇宙背后没有智慧

C.S. Lewis
古兰经

非穆斯林名人对《古兰经》的看法

AllahsQuran
Load more

O NAS

Vera Islam

伊斯兰宗教是普通和诚实的团体,我们介绍和平和单纯的伊斯兰,伊斯兰是一个人全身心崇拜和服从独一的安拉。

最新文章

伊斯兰中迎接新生儿的仪式

伊斯兰中迎接新生儿的仪式

优素福·伊本·阿卜杜拉·阿拉菲
假设宇宙背后没有智慧

假设宇宙背后没有智慧

C.S. Lewis
古兰经

非穆斯林名人对《古兰经》的看法

AllahsQuran
死后会发生什么

根据伊斯兰教义,死后会发生什么?

优素福∙埃斯蒂斯

最流行

  • 《古兰经》中的10项戒律

  • 穆斯林相信唯一的神-安拉

  • 高贵的《古兰经》的作者是谁?

  • 什么是开斋节?为什么穆斯林庆祝这一节日?

  • 伊斯兰教允许男性最多娶四个妻子,为什么女性不被允许?

2025 © YisilanZongjiao - All Rights Reserved | 隐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