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穆斯林名人对《古兰经》的看法
[歌德,摘自 T. P. 休斯(T. P. Huges)《伊斯兰辞典》(Dictionary of Islam),第526页] 在谈到《古兰经》时,歌德(Goethe)说: “它引人入胜,扣人心弦,最终迫使我们心悦诚服地敬畏……它的风格与内容协调一致,它的目标明确而远大,是一贯地、真正的崇高卓越。因此,这部书在各个时代都将发挥巨大的影响力。” [G. 马拉格利欧斯(G. Maragl…
[歌德,摘自 T. P. 休斯(T. P. Huges)《伊斯兰辞典》(Dictionary of Islam),第526页] 在谈到《古兰经》时,歌德(Goethe)说: “它引人入胜,扣人心弦,最终迫使我们心悦诚服地敬畏……它的风格与内容协调一致,它的目标明确而远大,是一贯地、真正的崇高卓越。因此,这部书在各个时代都将发挥巨大的影响力。” [G. 马拉格利欧斯(G. Maragl…
伊斯兰教允许男性最多娶四个妻子,为什么不允许女性嫁给四个老公呢? 权利和界限 首要的一点是,要记住伊斯兰教为人类建立了两项非常重要的基本原则:权利和界限。 创造、调养宇宙万物的主宰安拉赋予每个人、每个物一定的权利。与此同时,安拉也为每个被造物设置了界限。 第一权利:安拉有应受崇拜的权利,没有任何被造物可以分享祂的神权。崇拜只归安拉。 第二权利:使者有应被服从的权利,他的教导和命令应被遵守。 第三权…
你是否看过或者听说祝贺“尔德”的信息,并且好奇“尔德”是什么样的节假日?它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穆斯林庆祝“尔德”?穆斯林在“尔德”期间遵守什么规范?我们马上为您解答问题,帮您发现“尔德”之美。 什么是“尔德” “尔德”的意思是节日或聚餐。从字面上,它描述了被庆祝的事件。每年,在两件主要功修完成之后,穆斯林庆祝两个“尔德”。第一个被称为“开斋节”,是在赖买丹月整月的斋戒结束之后庆祝的节日;第二个是“宰牲节”,是献牲的节日,紧跟在一年一度圣地麦加的朝觐仪式结束之后。对于每一个穆斯林来说,“尔德”是庆祝,欢笑,团聚,丰盛与分享的时刻。它一直是值得期待的时光。 开斋节 在赖买丹月期间,穆斯林通过斋戒的方式净化自身,接近安拉。赖买丹月就仿佛一次隐退,是从世俗的苦恼中脱身,关注我们的精神灵性,提升我们与给我们生命以及各种恩典的主宰之间的关系。在经过至多30天漫长的精神隐退之后,情理之中的是,可以用节庆和宴会标志这个月的结束。这就是何为开斋节。 宰牲节 “哈志”是一年一度去圣城麦加的朝觐,每年都有几百万穆斯林参与这项仪式。通过宰牲节,亚伯拉罕为安拉心悦诚服的献牲以及安拉对他的慈悯得以纪念与彰显。穆斯林通过宰牲庆祝这一节日,他们与家人和朋友,甚至社区中条件不好的人们一起享用献牲的肉。 庆祝“尔德”的时间是什么? 开斋节的庆祝持续一天,从新月出现,标志着伊历莱麦丹月的结束、以及下个月的开始。 宰牲节的庆祝则持续四天,从朝觐完成的那天开始。 节日的问候 穆斯林之间相互庆贺节日,他们说:“尔德穆巴拉克”,意思是“节日吉庆”。 节日的会礼 穆斯林以坚守节日的集体礼拜开启节日,有些时候礼拜在清真寺举行,但通常在一个户外的地点举行。在礼拜之前沐浴并且换上最好的衣服,以最端庄的仪表参加庆典是可嘉的行为。在去往节日会礼的路上,穆斯林口中诵念以下祈祷词: “安拉至大,安拉至大,安拉至大。万物非主,唯有安拉。安拉至大,安拉至大。一切赞颂全归于祂。” 庆祝精神的成功 在节日的会礼之后,人们欢聚一堂,与家人和朋友聚餐,品尝各种美食。有些人远道返乡,与他们的大家族一起庆祝节日,重塑亲情的纽带。在尔德交换礼物是一项内涵丰富的传统。例如,在非洲,给孩子送新衣服和新鞋子是一项习惯。有时,孩子也会收到零花钱,他们可以用来购买糖果和零食,与朋友和(亲/堂/表)兄弟姐妹一起享用。在西方国家,孩子们收到礼物而非零花钱,父母装饰房间,为家庭创造节日的快乐氛围。“尔德”意在庆祝精神责任的完成,也是与家人、朋友、以及社区凝结纽带,交换拥抱、亲吻、以及欢笑的时光。 宴会的邀请 对于每一个穆斯林来说,“尔德”是分享与表达爱意、和平、与友谊的时刻。全世界各地的穆斯林组织节日出游和聚餐时,向非穆斯林邻居和朋友伸出双手。为什么不加入你的穆斯林邻居或同事,与他们一起庆祝下一个美好的节日呢?体验节日难道不是一项令人激动的活动吗?
伊斯兰中的男女平等,以及两性间的互补 在某种意义上,男女平等可以实现,因为他们都属于人类,具有一样的灵魂、大脑、心脏、肺、肢体等。而换句话说,男女平等既不可能,也很荒谬,因为他们在身体、性情、情感、心理、喜好、能力等方面具有先天的差异。在这两个方面,我们必须小心权衡,搞清楚两性在哪些方面平等,在哪些方面互补。 如果说在一个性别内(无论男女)的完全平等都难以实现,因为每个个体在能力等其他方面具有先天的差异性,那么男女两性间的平等完全没有可能。伟大的安拉在高贵的《古兰经》中说: “我将每种物造成配偶,以便你们觉悟。”(高贵的《古兰经》51:49) 甚至是原子都表现出两性:带有正负电荷的粒子相互作用,发挥各自的功能,形成了完整的微观系统,所有生命现象都依赖于原子层面的两性。大部分生物都属于两性生殖。生物学告诉我们,所有哺乳动物两性形成的分子机制相似,也都具有类似的性腺器官。这些生理、心理、性征方面的差异对生活的其它方面必定具有诸多影响。 女性填补男性的空缺,使之完整,男性填补女性的空缺,使之完整。他们是为了对方的存在才被造化,具有不可切断的纽带。如果没有另一方作为自己的合法配偶,彼此都不可能获得满足。全能的安拉在高贵的《古兰经》中说: “众人啊!我确已从一男一女创造你们,我使你们成为许多民族和宗族,以便你们互相认识。在真主看来,你们中最尊贵者,是你们中最敬畏者。真主确是全知的,确是彻知的。”(高贵的《古兰经》49:13) 在很多情况下,伊斯兰主张男女平等。下面给出一些例证。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会在不同的语境中继续探讨、扩充这些问题。 1) 基本人权的平等 男性和女性具有平等的人权。伊斯兰不把女性列为特殊的一类,和其他宗教与传说不同,伊斯兰不认为女性是罪恶之源。例如,不把阿丹(亚当)圣人(愿主赐福之,并使其平安)被下放到大地归咎为女性所导致的“原罪”;也不认为女性打开了所谓的“潘多拉魔盒”在世界上释放罪恶。 伟大的安拉在高贵的《古兰经》中说: “众人啊!你们当敬畏你们的主,他从一个人创造你们,他把那个人的配偶造成与他同类的,并且从他们俩创造许多男人和女人。”(高贵的《古兰经》4:1) “难道人猜想自己是被放任的吗?难道他不曾是被射出精液吗?然后,他变成血块,而真主加以创造他,使之成为肢体完全的人吗?他用精液造化两性,男的和女的。难道那样的造化者不能使死人复活吗?”(高贵的《古兰经》75:36-40) 在这些经文中,安拉阐明他用同样的原材料造化两性。因此,两性在人权的资格上没有任何区别,而且作为人类的两种性别,男性和女性互为补充。伊斯兰教革除了之前那些歧视女性,把女性列为低人一等的法律。安拉的使者(ﷺ)说: “女子同男人如同孪生兄妹。”(达伍德#234,提尔密济#113等) 2) 宗教义务的平等 女性与男性具备同等的宗教义务,伊斯兰的五项功修:念“作证词”、礼拜、斋戒、天课、朝觐对于两性是同等的。在有些情况下,对于女性的要求略有减轻,是针对她们的特殊情况给予方便。例如,考虑到女性的身体状况,经期和流产血的女性被免除了礼拜和斋戒的义务。她需要过后还补斋戒,却不需要还补礼拜,因为这将给她带来过多的负担。 3) 赏罚的平等 女性与男性在今后两世顺主的奖赏与悖逆的惩罚是相同的。安拉在高贵的《古兰经》中说: “凡行善的男女信士,我誓必要使他们过一种美满的生活,我誓必要以他们所行的最大善功报酬他们。”(高贵的《古兰经》16:97) “顺服的男女、信道的男女、服从的男女、诚实的男女、坚忍的男女、恭敬的男女、好施的男女、斋戒的男女、保守贞操的男女、常念真主的男女,真主已为他们预备了赦宥和重大的报酬。” (高贵的《古兰经》33:35) 4) 维护荣誉和尊严的平等 在保护贞洁、正直、个人荣誉与尊严方面,女性与男性具有平等的道德义务与权利。在这方面不允许任何双重标准。例如,不论是诽谤男性还是女性,谎称他/她通奸的人会被公开惩处。清高的安拉在高贵的《古兰经》中说: “凡告发贞节的妇女,而不能举出四个男子为见证者,你们应当把每个人打八十鞭,并且永远不可接受他们的见证。这等人是罪人。”(高贵的《古兰经》24:4) 5) 在经济活动和产权上的平等 女性同样有资格参与经济活动以及成为业主。根据伊斯兰法,女人可以拥有、购买、销售,也可以参与任何经济交易,而无需监护人,也没有任何特别的限制——在很多社会中,这种情况闻所未闻,直到现代。 6) 最优秀的人,是善待妻子的人 伊斯兰教的观点认为,尊重女性、公正诚恳对待女性的男性拥有健康正直的人格,相反,亏待女性的男人是不公正的、毫无尊严的人。使者(ﷺ)说: “信德最完美的信士就是性格最和善的人,最优秀的人就是善待妻子的人。”(提尔密济#1162收录的真实圣训) 7) 接受培养教育的平等 伊斯兰赋予女性与男性平等的接受教育与培养的权利。安拉的使者(ﷺ)说: “求知是男女穆斯林的主命。”(伊本·马哲#221,白哈奇收录的真实圣训) 8) 社会责任的平等 女性与男性具有同等的责任去改良社会。他们都肩负劝善劝诫恶的义务。因为清高的安拉在高贵的《古兰经》中说: “信道的男女互为保护人,他们劝善诫恶,谨守拜功,完纳天课,服从真主及其使者,这等人真主将怜悯他们。真主确是万能的,确是至睿的。”(高贵的《古兰经》9:71) 9)继承权 男性和女性都能获得一定份额的遗产,他们也都有按照一定比例出纳天课的义务。在这一点上,所有的穆斯林学者都达成共识。女性继承遗产在很多其他的社会是一件无法想象的事情,以后我们将深入讨论这个问题。 清高的安拉说: “男子得享受父母和至亲所遗财产的一部分,女子也得享受父母和至亲所遗财产的一部分,无论他们所遗财产多寡,各人应得法定的部分。”(高贵的《古兰经》4:7) 10) 寻求穆斯林庇护的人亦可以选择女性做保护人 清高的安拉说: “以物配主者当中如果有人求你保护,你应当保护他,直到他听到真主的言语,然后把他送到安全的地方。”(高贵的《古兰经》9:6) 先知还说: “穆斯林的盟约是统一的,谁破坏穆斯林的盟约,谁必遭真主、众天使和人类全体的诅咒,他所做的主命功修和副功都不被接纳。未经同盟者的许可,擅自与其他民族结盟的人,必遭真主、众天使和人类全体的诅咒。他所做的主命功修和副功均不被接纳。” ——《布哈里圣训实录全集》1870 在光复麦加的那天,温姆·哈尼为一多神教徒提供保护,而她的亲戚则威胁杀死她的被保护人(因为他们之间的恩怨),为此,安拉的使者(ﷺ)说: “温姆·哈尼啊,我们必然保护被你庇护的人。”(布哈里#357) 上述只是概括地给出一些例证,仅仅提到女性的部分权利。伊斯兰律法的全面性不止于此,涉及到女性权利的问题更是不胜枚举。
揭示头巾的奥秘 今日美国的穆斯林妇女正在重新探知一千四百多年前安拉最初降示给穆罕默德圣人(愿主赐福之,并使其平安),不搀民俗讹误的纯正伊斯兰信仰。因此,她们正在实际进行一项终身的自我探究,她们探究身为人、身为穆斯林、特别是身为穆斯林妇女的意义。披戴头巾是穆斯林妇女在信仰旅程中极重要的一个项目。 无论在穆斯林或非穆斯林群体中,今日最常见的问题之一,就是“为什么穆斯林妇女披戴头巾?” 答案非常简单,穆斯林妇女披戴头巾是因为她们遵守安拉的规范: “先知啊!你应当对你的妻子、你的女儿和众穆民的妇女说,她们应当用外衣遮覆全身(当外出或于有男士的场合)。这样做更适于她们被人辨识(认出是贞洁妇女)而不受侵犯。安拉是至赦的,是至慈的。”(高贵的《古兰经》33:59) 穆斯林相信他们人生的唯一目的,就是遵从安拉颁降于高贵的《古兰经》中的指示和穆罕默德圣人ﷺ的教导去崇拜安拉。因此,妇女披戴头巾正是服从安拉的体现,此即披戴头巾的主要根源。 今日的媒体对伊斯兰和穆斯林充斥着以偏概全的论述,并时常对披戴头巾的穆斯林妇女加以有失公允的污蔑。若非将她们描绘成受压迫的,即是狂热份子和原教旨主义者,然而,这两项描述都是极尽误导且不正确的。此类的描述,不仅扭曲了穆斯林妇女对披戴头巾的执着,同时也抹杀了她们勇敢无畏的实践披戴头巾的信仰特征。尤有甚者,有些国家甚至立法禁戴头巾。一位由基督徒归信伊斯兰,名叫阿米娜的女士,在被问及有关此事时,她说:“要求我不戴头巾外出,就如同要求一位修女不穿上衣出门一样。此舉(立法禁戴頭巾)很令我驚異,我不禁要想,他们是否也主張耶稣的母亲玛利亚應當露出她的头发。” 另一项误解就是認為穆斯林妇女披戴头巾是出於被迫。但事实上,对广大的穆斯林妇女而言,此種觀點完全违背事实。其实,对她们来说下定决心披戴头巾,往往才是最困难的。 披戴头巾是一种端庄的举止 经过多日的沉思,且担懮家人或社会的负面反应及後果,最终决意戴上头巾,的确需要很大的勇气。披戴头巾完全是出於个人自愿的抉择,而此抉择實是出于體悟安拉诫命背后所隐含的智慧,及衷心盼望博取安拉喜悦而为。 另一位归信伊斯蘭的加拿大女士凯萨琳•布拉克表示:“对我来说,為披戴头巾下定決心遠比实际的披戴更為困难。感謝安拉,虽然偶而我也会遭遇到一些负面評论,但我對披戴头巾所带來的端莊感觉,深感喜悅。至于那些负面反应,反倒使我因能於公众前显示我的穆斯林身份而更感自豪。” 来自马里兰州洛克维尔市的法瑞哈女士说:“对我而言,披戴头巾是一项安拉的恩赐,它让我有机会更接近安拉。另外,很重要的一點,披戴頭巾给了我一个表现穆斯林形像与特征的机会。” 披戴头巾是伊斯兰妇女的象征,伴随而来的则是更重大的责任。头巾不仅是一项服饰,更重要的是它对个人在公共场合的言行、举止、态度及仪容所代表的意义。披戴头巾实是内心崇敬安拉的外在体现—它象征着一种对虔诚的坚持。外在的头巾不外是内在德操的表征。其中的道理可经由穆斯林妇女的整体举止、行为、穿着、言谈等得到理解。身处于对伊斯兰和穆斯林充满错误认知的地区,穆斯林妇女可借披戴头巾的机会,展现出伊斯兰庄重的本质。 莎芭是纽泽西州罗格斯大学的研究生,她自十七岁起就认真的披戴头巾,而至今她仍觉得自己还在继续不断地学习头巾的内在涵意。她说:“我对头巾的最大体悟是,它不仅是一件头上的披巾,它更是于我内心的一层护罩。”她又说:“披戴头巾并不困难,更重要的是修持自己整体举止的端庄。” 归信伊斯兰的伊曼补充道:“很不幸地,披戴头巾也招来负面眼光,一种歧视的对待,硬将你视作因受迫胁而戴头巾…。我戴头巾纯粹出于自愿(顺服安拉),如此而已。” 凯萨琳说:“在我刚开始披戴头巾时,我察觉到人们与我相处会更加谨慎,比如有时他们会为自己不慎口出秽言而道歉,我很庆幸得到这种回应。我觉得披戴头巾使我领略到一种正派、端正的生活方式。” 端庄的衣着和头巾均可预防社会犯罪。以下的高贵的《古兰经》经文强调端庄并非仅限於女性。 “你(穆罕默德*1)对眾穆民男子说,他们应降低视线,谨守贞洁,这对于他们是更纯洁的。安拉确是彻知他们的行为的。你对信女们说,叫她们降低视线,遮蔽下身,莫露出首饰, 除非自然露出的,叫她们用面纱遮住胸膛,莫露出首饰,除非对她们的丈夫…。”(高贵的《古兰经》 24:30-31) 根据贾比尔(一位圣门弟子)的传述,他曾请教穆圣ﷺ关于一名男子不小心看到一位陌生女子时应当如何,穆圣ﷺ回答道:“移开你的视线。”(穆斯林圣训实录)。 于另一段传述中,穆圣ﷺ却责备再度注视女子的男人。穆圣ﷺ说,再度的注視是来自恶魔。 因此,与普遍观念不尽相同的是,穆斯林婦女披戴头巾並非全然是為回避男人,毕竟抑制不正当之欲是男人自己的责任,诚如上述高贵的《古兰经》经文和穆圣ﷺ所教示的(谨守贞洁),而穆斯林妇女披戴头巾更是为了服从安拉和谨守她們自己的端庄。伊斯兰是一个中庸及平衡的信仰,因此伊斯兰不主张单方的责成女性来维护社会德操与端正。相反地,伊斯兰要求男女相互協力,共创一个健康的社会,使得小孩能在積極、高尚、富建设性,且俱实质价值观的环境中成長。 事实上,对很多穆斯林妇女来说,披戴头巾可以时常提醒她们不必为了男人去塑造她们的人生和身体。莎芭说︰“從前尚未披戴头巾時,我总是用别人看我的方式来看待自己。我见女孩子们也大多是如此,她们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对她们的看法上,特别是男人的眼光。但自从披戴了头巾后,我对自己的看法有了很大的改变︰我懂得自重,我了解到无论别人觉得我美丽与否都不重要。我自己觉得美好,也知道安拉对我喜悦,才会使我觉得美丽。” 伊斯兰对于端庄与谨守贞洁的规范是全面且涵盖男女两性的。其最终的目标在於维持社会稳定并取悦安拉。 由於穆斯林妇女外表的穿戴格外引人注目,所以很容易将她们与媒体刊物所传播的扭曲形象联想一起。因此,这种的偏见将一直存在。对那些不了解披戴头巾有其深层宗教意义的人来说,穆斯林妇女通常显得很神秘。这种“神秘”的感觉将一直存在而无法拭去,直到穆斯林妇女的生活方式、信仰和思想模式得到真确的探究。要达至此一境地,人们必须首先排除恐惧心态,改以尊重的态度,近距离的去了解穆斯林。因此,当你下次,蒙主恩赐,遇到穆斯林时,请暂停脚步,去与他们交谈,你会发觉自己进入了一个(与媒体刊物所渲染的)截然不同,且是充满了谦逊、虔诚以及端庄的伊斯兰世界!
为什么要成为一名穆斯林呢?我们能否追随任何我们喜欢的宗教呢?归信伊斯兰有什么益处? 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他们会尽最大努力追随一种宗教;同时,也有一些人虽然相信上帝,但是却不会脚踏实地地实行任何一种宗教。也有许多人因为看到几乎所有宗教都声称自己是真实的,而放弃世界上会有真实宗教的想法 。还有有一些人认为所有的宗教都是接近上帝的有效途 ,也是全部能被上帝接受的。那么伊斯兰教又是如何与其他宗教区别开来的呢? 伊斯兰有几个非常独特的特点,人们可以通过深入地学习而证实他们: 伊斯兰是唯一一个从根源上完全没有被人为的改动和干预的宗教。 他的天启的经文是被科学发现证实的,明显地烙印着宇宙的造物者的痕迹。 伊斯兰也宣称他是真实的宗教,因为他是在《古兰经》中毫无疑义的指出的。然而,造物主并没有强迫每个人接受他的存在。他希望人们通过他们自己的选择而接受正确的引导,因为这才使得人们配得上之后的他的肯定和奖赏。《古兰经》说道: “对于宗教,绝无强迫。因为正邪确已分明了。” 尊贵的《古兰经》2:256 “如果真主意欲,他必使你们变成一个民族。但他把你们分成许多民族,以便他考验你们能不能遵守他所赐予你们的律法和教程。故你们当争先为善。你们全体都要归于真主,他要把你们所争论的是非告诉你们。” 尊贵的《古兰经》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