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人类的挑战:制作像《古兰经》的经书
谁能制作像《古兰经》的经书?-对人类的挑战! 《古兰经》不仅在呈现主题方面具有独特性,而且其本身即为奇迹也同样的独一无二。按照字面来说“奇迹”指的是人类无法复制的超自然或非凡事件的表现。 据记载,先知穆罕默德(愿主赐福之,并使其平安)挑战阿拉伯人创作与古兰经类似口径的文学作品,但尽管他们口才及文学能力出众,但他们却无法做到。复制古兰经的挑战分三个阶段向全体阿拉伯人和人类进行: 1.整部古兰经 在《…
谁能制作像《古兰经》的经书?-对人类的挑战! 《古兰经》不仅在呈现主题方面具有独特性,而且其本身即为奇迹也同样的独一无二。按照字面来说“奇迹”指的是人类无法复制的超自然或非凡事件的表现。 据记载,先知穆罕默德(愿主赐福之,并使其平安)挑战阿拉伯人创作与古兰经类似口径的文学作品,但尽管他们口才及文学能力出众,但他们却无法做到。复制古兰经的挑战分三个阶段向全体阿拉伯人和人类进行: 1.整部古兰经 在《…
伊斯兰对生活中的考验和磨难的观点能够给人赋予极大的力量。灾难、祸患、以及悲伤——一切形式的磨难和艰辛——都被看做造物主所降下的考验。人生不是一场宴会,我们因更高贵的目的而被创造——即崇拜造物主。为实现这一目标,考验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些考验能够帮助我们时刻记起我们的崇高使命,并且这是我们接近造物主的途径。实际上,考验可以被当作造物主之爱的标志。穆圣(愿主赐福之,并使其平安)说: “如果安拉喜爱一…
为什么先知穆罕默德(愿主赐福之,并使其平安)在阿伊莎这么年轻的时候就娶了她? 我们理解先知ﷺ阿依莎的婚姻时,我们不能用我们的标准,不能用在2019年人们的标准去衡量1400多年前的事,反之亦然。当人们把1400年前的生活放到21世纪的语境中,就好像他们承认自己不了解历史背景,或者从未上过历史课。这太可悲了。 生活在公元7世纪。 我们根本不是生活在同一个世界上。在7世纪,人们不能保证能活到30岁。人们更早成熟,更早准备结婚。即使是几百年前,法定结婚年龄在10-14岁间。 美国上诉法院首席法官理查德·A·波斯纳(Richard A. Posner)写道:“本世纪以来,美国有关同意年龄的法律发生了巨大变化。大多数州在19世纪制定了法定的适婚年龄,通常是10岁。”《美国性法律指南》(A Guide to America’s Sex Laws),理查德·A·波斯纳(Richard A. Posner)和凯瑟琳·B·西堡(Katharine B. Silbaugh)著,第44页。 公元7世纪的婚姻 早婚的做法在先知穆罕默德ﷺ和阿伊莎的时代并不是一件怪异之事。基督徒、犹太人和异教徒都是年龄很小时就结婚。 所以如果我们要批评先知默罕默德ﷺ和阿伊莎的婚姻,为什么我们不去指责英格兰国王约翰与12岁的伊莎贝拉的婚姻? 这就是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 教育和婚姻 我们当今的适婚结婚制定在18岁以后,其中一个很大的的原因取决于我们的教育体系。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上学到18岁,有时很会上学到这个年龄以后,有时还不到这个年龄。但是在18岁的时候,在西方社会,我们将有足够的教育,有可能进入社会——找份工作,了解工作原理,了解我们的政府。 但在那个时代,甚至仅仅一个世纪以前,教育是非常有限的。人们很早就知道他们要学什么。阿依莎在她结婚的时候已经完全接受了社会生活方式的教育。在她所处的环境中,她不仅接受了全面的教育,还嫁给了一个能给她提供更多教育的男人。因此,她的婚姻有利于她的教育,而不是对教育的破坏。 因为她的婚姻,阿依莎莎成为了伊斯兰教最伟大的学者之一。我们今天对伊斯兰教的了解很多来自她的学识。 阿依莎的婚姻和她的意愿 我们还必须考虑到婚姻意愿。可悲的是,在阿依莎那个时代,大多数女性在婚姻中没有被征求意见。但是她是被征求意见了的,她答应了。因为在伊斯兰要求询问女性的婚姻意愿。 “信道的人们啊!你们不得强占妇女,当作遗产,也不得压迫她们,以便你们收回你们所给她们的一部分聘仪,除非她们作了明显的丑事。你们当善待她们。如果你们厌恶她们,(那末,你们应当忍受她们),因为,或许你们厌恶一件事,而真主在那件事中安置下许多福利 ”(高贵的古兰经4:19) 她甚至在更早的时候就和别人订婚了。因为没有征得她的同意,就取消了婚约。 成熟 除了完成了她的当代教育,得到了她的同意,阿依莎也达到了一个成熟的年龄。她很早就成熟了,在这个社会里,由于生活相当艰难,而且肯定很短暂,她不得不很早就成熟起来。如果婚姻没有发生,一旦达到成熟,我不确定我们作为一个物种会生存下来。 此外,我们知道阿依莎在她当时的情形中别人把她当作成年人来对待,,因为在伊斯兰教中,孩子是没有权利对婚姻或任何像婚礼合同这样的法律合同表达同意与否的意愿。一个人可以同意结婚说明她的年龄已经到达完全长大,这是她完全成熟和成年的标志,这是因人而异的,时代不同,社会也不同。 结合时代背景 我们不能用我们的标准来评判几百年前的人。如果我们说先知穆罕默德ﷺ阿依莎的婚姻是某种犯罪,就有点像说先知ﷺ很严厉,因为他不允许他的圣门弟子们开Twitter账号。这是荒谬的!我们必须把事情放到他们的背景中去考虑。 反之亦然,现如今,那些认为早婚是可以的穆斯林,他们显然已经失去了理智。我们发育成熟没有以前的人那么早,也没有那么小年龄就准备好结婚了。援引阿依莎的婚姻为例是一种严重的错误和对伊斯兰教的严重歪曲,因为他们没有考虑现在社会和以前社会的巨大差异。所有的事情都要考虑相应的社会背景。
为什么要成为一名穆斯林呢?我们能否追随任何我们喜欢的宗教呢?归信伊斯兰有什么益处? 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他们会尽最大努力追随一种宗教;同时,也有一些人虽然相信上帝,但是却不会脚踏实地地实行任何一种宗教。也有许多人因为看到几乎所有宗教都声称自己是真实的,而放弃世界上会有真实宗教的想法 。还有有一些人认为所有的宗教都是接近上帝的有效途 ,也是全部能被上帝接受的。那么伊斯兰教又是如何与其他宗教区别开来的呢? 伊斯兰有几个非常独特的特点,人们可以通过深入地学习而证实他们: 伊斯兰是唯一一个从根源上完全没有被人为的改动和干预的宗教。 他的天启的经文是被科学发现证实的,明显地烙印着宇宙的造物者的痕迹。 伊斯兰也宣称他是真实的宗教,因为他是在《古兰经》中毫无疑义的指出的。然而,造物主并没有强迫每个人接受他的存在。他希望人们通过他们自己的选择而接受正确的引导,因为这才使得人们配得上之后的他的肯定和奖赏。《古兰经》说道: “对于宗教,绝无强迫。因为正邪确已分明了。” 尊贵的《古兰经》2:256 “如果真主意欲,他必使你们变成一个民族。但他把你们分成许多民族,以便他考验你们能不能遵守他所赐予你们的律法和教程。故你们当争先为善。你们全体都要归于真主,他要把你们所争论的是非告诉你们。” 尊贵的《古兰经》5:48
揭示头巾的奥秘 今日美国的穆斯林妇女正在重新探知一千四百多年前安拉最初降示给穆罕默德圣人(愿主赐福之,并使其平安),不搀民俗讹误的纯正伊斯兰信仰。因此,她们正在实际进行一项终身的自我探究,她们探究身为人、身为穆斯林、特别是身为穆斯林妇女的意义。披戴头巾是穆斯林妇女在信仰旅程中极重要的一个项目。 无论在穆斯林或非穆斯林群体中,今日最常见的问题之一,就是“为什么穆斯林妇女披戴头巾?” 答案非常简单,穆斯林妇女披戴头巾是因为她们遵守安拉的规范: “先知啊!你应当对你的妻子、你的女儿和众穆民的妇女说,她们应当用外衣遮覆全身(当外出或于有男士的场合)。这样做更适于她们被人辨识(认出是贞洁妇女)而不受侵犯。安拉是至赦的,是至慈的。”(高贵的《古兰经》33:59) 穆斯林相信他们人生的唯一目的,就是遵从安拉颁降于高贵的《古兰经》中的指示和穆罕默德圣人ﷺ的教导去崇拜安拉。因此,妇女披戴头巾正是服从安拉的体现,此即披戴头巾的主要根源。 今日的媒体对伊斯兰和穆斯林充斥着以偏概全的论述,并时常对披戴头巾的穆斯林妇女加以有失公允的污蔑。若非将她们描绘成受压迫的,即是狂热份子和原教旨主义者,然而,这两项描述都是极尽误导且不正确的。此类的描述,不仅扭曲了穆斯林妇女对披戴头巾的执着,同时也抹杀了她们勇敢无畏的实践披戴头巾的信仰特征。尤有甚者,有些国家甚至立法禁戴头巾。一位由基督徒归信伊斯兰,名叫阿米娜的女士,在被问及有关此事时,她说:“要求我不戴头巾外出,就如同要求一位修女不穿上衣出门一样。此舉(立法禁戴頭巾)很令我驚異,我不禁要想,他们是否也主張耶稣的母亲玛利亚應當露出她的头发。” 另一项误解就是認為穆斯林妇女披戴头巾是出於被迫。但事实上,对广大的穆斯林妇女而言,此種觀點完全违背事实。其实,对她们来说下定决心披戴头巾,往往才是最困难的。 披戴头巾是一种端庄的举止 经过多日的沉思,且担懮家人或社会的负面反应及後果,最终决意戴上头巾,的确需要很大的勇气。披戴头巾完全是出於个人自愿的抉择,而此抉择實是出于體悟安拉诫命背后所隐含的智慧,及衷心盼望博取安拉喜悦而为。 另一位归信伊斯蘭的加拿大女士凯萨琳•布拉克表示:“对我来说,為披戴头巾下定決心遠比实际的披戴更為困难。感謝安拉,虽然偶而我也会遭遇到一些负面評论,但我對披戴头巾所带來的端莊感觉,深感喜悅。至于那些负面反应,反倒使我因能於公众前显示我的穆斯林身份而更感自豪。” 来自马里兰州洛克维尔市的法瑞哈女士说:“对我而言,披戴头巾是一项安拉的恩赐,它让我有机会更接近安拉。另外,很重要的一點,披戴頭巾给了我一个表现穆斯林形像与特征的机会。” 披戴头巾是伊斯兰妇女的象征,伴随而来的则是更重大的责任。头巾不仅是一项服饰,更重要的是它对个人在公共场合的言行、举止、态度及仪容所代表的意义。披戴头巾实是内心崇敬安拉的外在体现—它象征着一种对虔诚的坚持。外在的头巾不外是内在德操的表征。其中的道理可经由穆斯林妇女的整体举止、行为、穿着、言谈等得到理解。身处于对伊斯兰和穆斯林充满错误认知的地区,穆斯林妇女可借披戴头巾的机会,展现出伊斯兰庄重的本质。 莎芭是纽泽西州罗格斯大学的研究生,她自十七岁起就认真的披戴头巾,而至今她仍觉得自己还在继续不断地学习头巾的内在涵意。她说:“我对头巾的最大体悟是,它不仅是一件头上的披巾,它更是于我内心的一层护罩。”她又说:“披戴头巾并不困难,更重要的是修持自己整体举止的端庄。” 归信伊斯兰的伊曼补充道:“很不幸地,披戴头巾也招来负面眼光,一种歧视的对待,硬将你视作因受迫胁而戴头巾…。我戴头巾纯粹出于自愿(顺服安拉),如此而已。” 凯萨琳说:“在我刚开始披戴头巾时,我察觉到人们与我相处会更加谨慎,比如有时他们会为自己不慎口出秽言而道歉,我很庆幸得到这种回应。我觉得披戴头巾使我领略到一种正派、端正的生活方式。” 端庄的衣着和头巾均可预防社会犯罪。以下的高贵的《古兰经》经文强调端庄并非仅限於女性。 “你(穆罕默德*1)对眾穆民男子说,他们应降低视线,谨守贞洁,这对于他们是更纯洁的。安拉确是彻知他们的行为的。你对信女们说,叫她们降低视线,遮蔽下身,莫露出首饰, 除非自然露出的,叫她们用面纱遮住胸膛,莫露出首饰,除非对她们的丈夫…。”(高贵的《古兰经》 24:30-31) 根据贾比尔(一位圣门弟子)的传述,他曾请教穆圣ﷺ关于一名男子不小心看到一位陌生女子时应当如何,穆圣ﷺ回答道:“移开你的视线。”(穆斯林圣训实录)。 于另一段传述中,穆圣ﷺ却责备再度注视女子的男人。穆圣ﷺ说,再度的注視是来自恶魔。 因此,与普遍观念不尽相同的是,穆斯林婦女披戴头巾並非全然是為回避男人,毕竟抑制不正当之欲是男人自己的责任,诚如上述高贵的《古兰经》经文和穆圣ﷺ所教示的(谨守贞洁),而穆斯林妇女披戴头巾更是为了服从安拉和谨守她們自己的端庄。伊斯兰是一个中庸及平衡的信仰,因此伊斯兰不主张单方的责成女性来维护社会德操与端正。相反地,伊斯兰要求男女相互協力,共创一个健康的社会,使得小孩能在積極、高尚、富建设性,且俱实质价值观的环境中成長。 事实上,对很多穆斯林妇女来说,披戴头巾可以时常提醒她们不必为了男人去塑造她们的人生和身体。莎芭说︰“從前尚未披戴头巾時,我总是用别人看我的方式来看待自己。我见女孩子们也大多是如此,她们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对她们的看法上,特别是男人的眼光。但自从披戴了头巾后,我对自己的看法有了很大的改变︰我懂得自重,我了解到无论别人觉得我美丽与否都不重要。我自己觉得美好,也知道安拉对我喜悦,才会使我觉得美丽。” 伊斯兰对于端庄与谨守贞洁的规范是全面且涵盖男女两性的。其最终的目标在於维持社会稳定并取悦安拉。 由於穆斯林妇女外表的穿戴格外引人注目,所以很容易将她们与媒体刊物所传播的扭曲形象联想一起。因此,这种的偏见将一直存在。对那些不了解披戴头巾有其深层宗教意义的人来说,穆斯林妇女通常显得很神秘。这种“神秘”的感觉将一直存在而无法拭去,直到穆斯林妇女的生活方式、信仰和思想模式得到真确的探究。要达至此一境地,人们必须首先排除恐惧心态,改以尊重的态度,近距离的去了解穆斯林。因此,当你下次,蒙主恩赐,遇到穆斯林时,请暂停脚步,去与他们交谈,你会发觉自己进入了一个(与媒体刊物所渲染的)截然不同,且是充满了谦逊、虔诚以及端庄的伊斯兰世界!
你是否看过或者听说祝贺“尔德”的信息,并且好奇“尔德”是什么样的节假日?它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穆斯林庆祝“尔德”?穆斯林在“尔德”期间遵守什么规范?我们马上为您解答问题,帮您发现“尔德”之美。 什么是“尔德” “尔德”的意思是节日或聚餐。从字面上,它描述了被庆祝的事件。每年,在两件主要功修完成之后,穆斯林庆祝两个“尔德”。第一个被称为“开斋节”,是在赖买丹月整月的斋戒结束之后庆祝的节日;第二个是“宰牲节”,是献牲的节日,紧跟在一年一度圣地麦加的朝觐仪式结束之后。对于每一个穆斯林来说,“尔德”是庆祝,欢笑,团聚,丰盛与分享的时刻。它一直是值得期待的时光。 开斋节 在赖买丹月期间,穆斯林通过斋戒的方式净化自身,接近安拉。赖买丹月就仿佛一次隐退,是从世俗的苦恼中脱身,关注我们的精神灵性,提升我们与给我们生命以及各种恩典的主宰之间的关系。在经过至多30天漫长的精神隐退之后,情理之中的是,可以用节庆和宴会标志这个月的结束。这就是何为开斋节。 宰牲节 “哈志”是一年一度去圣城麦加的朝觐,每年都有几百万穆斯林参与这项仪式。通过宰牲节,亚伯拉罕为安拉心悦诚服的献牲以及安拉对他的慈悯得以纪念与彰显。穆斯林通过宰牲庆祝这一节日,他们与家人和朋友,甚至社区中条件不好的人们一起享用献牲的肉。 庆祝“尔德”的时间是什么? 开斋节的庆祝持续一天,从新月出现,标志着伊历莱麦丹月的结束、以及下个月的开始。 宰牲节的庆祝则持续四天,从朝觐完成的那天开始。 节日的问候 穆斯林之间相互庆贺节日,他们说:“尔德穆巴拉克”,意思是“节日吉庆”。 节日的会礼 穆斯林以坚守节日的集体礼拜开启节日,有些时候礼拜在清真寺举行,但通常在一个户外的地点举行。在礼拜之前沐浴并且换上最好的衣服,以最端庄的仪表参加庆典是可嘉的行为。在去往节日会礼的路上,穆斯林口中诵念以下祈祷词: …
伊斯兰宗教是普通和诚实的团体,我们介绍和平和单纯的伊斯兰,伊斯兰是一个人全身心崇拜和服从独一的安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