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人类的挑战:制作像《古兰经》的经书
谁能制作像《古兰经》的经书?-对人类的挑战! 《古兰经》不仅在呈现主题方面具有独特性,而且其本身即为奇迹也同样的独一无二。按照字面来说“奇迹”指的是人类无法复制的超自然或非凡事件的表现。 据记载,先知穆罕默德(愿主赐福之,并使其平安)挑战阿拉伯人创作与古兰经类似口径的文学作品,但尽管他们口才及文学能力出众,但他们却无法做到。复制古兰经的挑战分三个阶段向全体阿拉伯人和人类进行: 1.整部古兰经 在《…
谁能制作像《古兰经》的经书?-对人类的挑战! 《古兰经》不仅在呈现主题方面具有独特性,而且其本身即为奇迹也同样的独一无二。按照字面来说“奇迹”指的是人类无法复制的超自然或非凡事件的表现。 据记载,先知穆罕默德(愿主赐福之,并使其平安)挑战阿拉伯人创作与古兰经类似口径的文学作品,但尽管他们口才及文学能力出众,但他们却无法做到。复制古兰经的挑战分三个阶段向全体阿拉伯人和人类进行: 1.整部古兰经 在《…
孩子是快乐的源泉,是今世生活中的装点,是安拉给父母的一个恩惠。孩子为父母的生活带去活力与喜悦,是父母心目中的珍宝。孩子是果实,从他们中可以期待美好的回赐,尤其是孩子为父母做以下的祈祷: “我的主啊!求你怜悯他俩,就像我年幼时他俩养育我那样。”(高贵的《古兰经》17:24) 对于每一个民族来说,孩子都是未来的希望。对于我们来说,孩子也是未来伊斯兰的传承者。确实,伊斯兰提升孩子的地位,并针对儿童的一切…
你是否看过或者听说祝贺“尔德”的信息,并且好奇“尔德”是什么样的节假日?它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穆斯林庆祝“尔德”?穆斯林在“尔德”期间遵守什么规范?我们马上为您解答问题,帮您发现“尔德”之美。 什么是“尔德” “尔德”的意思是节日或聚餐。从字面上,它描述了被庆祝的事件。每年,在两件主要功修完成之后,穆斯林庆祝两个“尔德”。第一个被称为“开斋节”,是在赖买丹月整月的斋戒结束之后庆祝的节日;第二个是“宰牲节”,是献牲的节日,紧跟在一年一度圣地麦加的朝觐仪式结束之后。对于每一个穆斯林来说,“尔德”是庆祝,欢笑,团聚,丰盛与分享的时刻。它一直是值得期待的时光。 开斋节 在赖买丹月期间,穆斯林通过斋戒的方式净化自身,接近安拉。赖买丹月就仿佛一次隐退,是从世俗的苦恼中脱身,关注我们的精神灵性,提升我们与给我们生命以及各种恩典的主宰之间的关系。在经过至多30天漫长的精神隐退之后,情理之中的是,可以用节庆和宴会标志这个月的结束。这就是何为开斋节。 宰牲节 “哈志”是一年一度去圣城麦加的朝觐,每年都有几百万穆斯林参与这项仪式。通过宰牲节,亚伯拉罕为安拉心悦诚服的献牲以及安拉对他的慈悯得以纪念与彰显。穆斯林通过宰牲庆祝这一节日,他们与家人和朋友,甚至社区中条件不好的人们一起享用献牲的肉。 庆祝“尔德”的时间是什么? 开斋节的庆祝持续一天,从新月出现,标志着伊历莱麦丹月的结束、以及下个月的开始。 宰牲节的庆祝则持续四天,从朝觐完成的那天开始。 节日的问候 穆斯林之间相互庆贺节日,他们说:“尔德穆巴拉克”,意思是“节日吉庆”。 节日的会礼 穆斯林以坚守节日的集体礼拜开启节日,有些时候礼拜在清真寺举行,但通常在一个户外的地点举行。在礼拜之前沐浴并且换上最好的衣服,以最端庄的仪表参加庆典是可嘉的行为。在去往节日会礼的路上,穆斯林口中诵念以下祈祷词: “安拉至大,安拉至大,安拉至大。万物非主,唯有安拉。安拉至大,安拉至大。一切赞颂全归于祂。” 庆祝精神的成功 在节日的会礼之后,人们欢聚一堂,与家人和朋友聚餐,品尝各种美食。有些人远道返乡,与他们的大家族一起庆祝节日,重塑亲情的纽带。在尔德交换礼物是一项内涵丰富的传统。例如,在非洲,给孩子送新衣服和新鞋子是一项习惯。有时,孩子也会收到零花钱,他们可以用来购买糖果和零食,与朋友和(亲/堂/表)兄弟姐妹一起享用。在西方国家,孩子们收到礼物而非零花钱,父母装饰房间,为家庭创造节日的快乐氛围。“尔德”意在庆祝精神责任的完成,也是与家人、朋友、以及社区凝结纽带,交换拥抱、亲吻、以及欢笑的时光。 宴会的邀请 对于每一个穆斯林来说,“尔德”是分享与表达爱意、和平、与友谊的时刻。全世界各地的穆斯林组织节日出游和聚餐时,向非穆斯林邻居和朋友伸出双手。为什么不加入你的穆斯林邻居或同事,与他们一起庆祝下一个美好的节日呢?体验节日难道不是一项令人激动的活动吗?
什么是开斋节?为什么穆斯林庆祝这一节日? 开斋节是怎么回事?在开斋节时,穆斯林真的会娱乐吗? 在英语中,早餐即为开斋之意。 开斋节标志着斋月的结束——全世界的穆斯林结束为期一个月的斋戒。 在伊斯兰中,这一项庆典中包含与众不同的意义与精神。 它是一项增加善行的场合,以及继续服从、顺服唯一造物主安拉的决心。 新月在哪里? 与圣诞节不同,开斋节并没有一个固定的公历日期。开斋节的日期由伊斯兰阴历的历法决定,在公历中并不固定。 它是一个假期! 在穆斯林国家中,开斋节被规定为公共假期,至少为期三天。 最近,美国的不少学区也已经给与穆斯林的节日官方的认可,允许学生在穆斯林节日期间放假。 沐浴净身、穿新衣 穆斯林在节日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沐浴净身。他们穿上最好的衣服,吃上少许椰枣,然后去往清真寺礼拜,开启节日的一天。 特殊的礼拜 开斋节的特殊礼拜使穆斯林齐聚一堂,记念安拉的恩典,赞美安拉的荣耀与尊大。 礼拜在黎明后不久举行。男人,女人,小孩,都被鼓励去参加礼拜,聆听一场约一个小时的讲座。 消灭贫穷的日子! 当日,要为穷人出散一项特殊的宗教课税:开斋捐。它包括如大麦,椰枣,葡萄干,或面粉这样的食物,以便穷苦的穆斯林能在节日里有充足的给养。 变换路线 选取与来时不同的路线离开清真寺,是被推荐的行为,这样可以在城市中传播喜悦,使节日的氛围更加浓厚。 家庭聚餐 好香!家人和朋友聚在一起,享用美食,参加游行与庆典,欢度美好时光。 交换礼物 给孩子和亲友互赠礼物是节日的传统。妙极了! 记念安拉 最后却也是最重要的,这是记念安拉、感谢安拉赐予的各种恩典、并且祈求饶恕的时刻。
穆斯林相信唯一的神 每一种语言都有一个或多个名称称呼主宰或其它神祇,然而“安拉”(Allah)一词却非如此。 “安拉”是真正独一造物主的特有名称,其它任何物都不能被称为“安拉”。“安拉”一词既没有复数也不分阴阳性。反观“神”(god)这个名词,却可以是复数,例如“众神”(gods),也可以是阴性,例如“女神”(goddess)。相较之,更突显了“安拉”之名称的独特性。令人感兴趣的是,我们发现在耶稣(愿主赐福之,并使其平安)的语言─亚拉姆语中,称呼主宰的专有名称,亦是“安拉”。“安拉”这个名称,反映出伊斯兰信仰对造物主独特的观念。 对穆斯林而言,安拉是全能的,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和供养者,无一与他相似,也无一可与他相比。穆罕默德ﷺ圣人被当时的人问及有关安拉时,安拉直接降示了一短章的高贵的《古兰经》予以回答。这一章被视为是信主独一的精髓,或是一神论的座右铭: “你说:他是安拉,是独一的主;真主是万物所仰赖的;他没有生产,也没有被生产;没有任何物可以做他的匹敌。” (高贵的《古兰经 》112:1-4) 有些非穆斯林断言伊斯兰信仰的“神”是一位既严厉又残忍、无慈无爱、且命人完全服从的主宰。事实上,这项断言全然不符合事实。整部一百一十四章的《古兰经》中,除了一章例外,每章都以“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这一句经文开始。穆罕默德ﷺ圣人在一段圣训(穆圣的言行录)中说︰ “安拉比任何一位疼愛子女的慈母更仁慈和宽容。” 安拉不但仁慈,而且公正。因此,行善者必将获得其善赏,造恶或犯罪者定会受到其应有的惩罚。事实上,安拉仁慈的属性完全显示在他公正的属性上。终其一生为安拉忍耐奉献的人,与一生都在压迫剥削他人的人,在安拉那里的回报理应不同。妄想善与恶的回报同等,等于否认了人须於后世(死后)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且也就否定了对今世持守德操和行善的鼓励。 伊斯兰严禁以任何人类的形式去描述安拉,也嚴禁将安拉叙述成因为财富,权力或种族的不同而特别偏爱某些人或种族。安拉创造人类平等一致,人类唯有凭借优秀德操和虔诚使自己与众不同,从而获得安拉的喜悦。 类似“造物主在创造宇宙万物的第七天休息”,“造物主和他的一位军士格斗”,“造物主是个妒嫉人类的阴谋者”,以及“造物主化身为人”等说法,从伊斯兰的观点来看,都是对至高造物主的亵渎。以“安拉”为造物主之专属尊名,显示出伊斯兰在信主上所强调的纯洁性。信主独一是所有圣人受遣传达的信息的本质,因此,伊斯兰对于将任何偶像或人性强加於造物主之上均视为大罪,如果犯罪之人至死不向造物主忏悔,将永远得不到饶恕。 造物主的本质绝不同於被造物,假使造物主的本质与被造物相同,那么“造物主”必是暂存的,而且他需一位创造者。以此推之,无一物可与造物主相比拟。如果造物主不是暂存的,那他必然就是永恒的。 如果他是永恒的,他必是无始的(非受造的)。如果他是无始的,那么他的存在实不需任何外力,也就是说,他是自足的。如果他的存在不需任何外力,那么这种存在必是无终的,所以说造物主是永恒的︰ “他是前无始后无终的,是极显著极隐微的,他是全知万物的。” (高贵的《古兰经 》57:3) 安拉是自给自足无需仰赖的。高贵的《古兰经》中说安拉是“供养万物的”,他不仅创造万物,使之存在,他也维护万物,并使他们终结。而且一切事的发生,无一不是他的旨意。 “安拉是创造万物的,也是监护万物的;天地的钥匙,只是他的;不信安拉的迹象者,才是亏折的。”(高贵的《古兰经》 39:62-63) “大地上的动物,没有一个不是由安拉担负其给养的,没有一个不是安拉知道其住所 和贮藏处的。一切事物都记载在一本明确的天经中。” (高贵的《古兰经 》11:6) 安拉的属性 如果造物主是永恒及永存的,那么他的属性也必然是永恒和永存的。他不会失去任何属性,也无需增加新属性。如果确是如此,那他的属性必是绝对的。具有这种绝对属性的造物主,能多於一位吗?能有两位(举例而言)全能的造物主吗?任何人只要稍加思考就能明白那是不可能的。高贵的《古兰经》对此论点,在下列的经文中做了扼要的说明: “安拉没有收养任何儿子,也没有任何神灵与他同等;否则每个神祇必独占它所创造的,他们也必优胜劣敗。赞颂真主,超乎他们的描叙。” (高贵的《古兰经》 23:91) 造物主的独一性 高贵的《古兰经》提醒我们关于人拟神祇的谬误。对那些崇拜人造雕塑偶像的人,高贵的《古兰经》问道︰ “他说:“你们崇拜自己所雕刻的偶像吗?安拉创造你们,和你们的行为。。”(高贵的《古兰经》37:95-96) “你说:难道你们舍安拉而把那些不能自主祸福者当作保佑者吗?” (高贵的《古兰经》 13:16) 对于那些崇拜星宿(日、月、星辰)的人,高贵的《古兰经》引述了亚伯拉罕(愿主赐福之,并使其平安)的故事︰“当黑夜笼罩著他的时候,他看见一颗星宿,就说: ‘这是我的主?’当那颗星宿没落时,他说:‘我不爱那会没落的。’当他看见月亮升起的时候,他说:‘这是我的主?’当月亮没落的时候,他说:‘如果我的主没有引导我,那麼,我必定会成为迷误者。’当他看见太阳升起的时候,他说:‘这是我的主?这是更大的?’当太阳没落的时候,他说:‘我的宗族啊!我对于你们所用来配主的事物,是无关系的。我确已崇正地专向天地的创造者,我不是以物配主的人。’” (高贵的《古兰经》 6:76-79) 归信者应有的态度 要想成为一个穆斯林(完全顺服安拉的人),就必须相信安拉独一,明了他是唯一的创造者、维护者、养育者等。但是这些信仰,之后被称为是“认主的独一性”还不够。因为许多偶像崇拜者也知道并相信唯獨至高的主宰可以做到这些。要实现“认主的独一性”,一个人必须具备“拜主独一”,也就是承认唯有独一的造物主值得崇拜,而戒绝崇拜其它任何人与物。 有了对安拉的独一性的认知后,人必须时刻保持对安拉的信仰,远离且拒绝任何可能导致否定真理的诱因。当真理的信仰驻入内心后,会影响一个人的观念和行为。穆罕默德ﷺ圣人说道︰ “信仰就是内心坚定,且由行为加以证实。” 具有信仰者的显著征象之一,就是对安拉抱存感恩之心,这就是崇拜的精髓所在。这种感恩之念至为重要,任何否認感恩的人,便被称为否认真理的人,也就是“昧恩者”。一个归信者喜爱安拉并感念安拉所赐予他的一切恩典。他确知自己的善行远远不能与至高安拉的恩典相提并论,因此他总是渴望取悦安拉,故而时常记念安拉。高贵的《古兰经》借著一再复述安拉的各种属性,来激发这种感念之心。 “安拉,除他外绝无应受崇拜的;他是永生不灭的,是维护万物的;瞌睡不能侵犯他,睡眠不能克服他,天地万物都是他的;不经他的许可,谁能在他那里替人说情呢?他知道他们面前的事,和他们身后的事;除他所启示的外,他们绝不能窥测他的玄妙;他的知觉,包罗天地。天地的维持,不能使他疲倦。他确是至尊的,确是至大的。”(高贵的《古兰经》 2:255)
伊斯兰对现代科学的贡献 一直以来,穆斯林对天文就有着特别的兴趣。观察月亮和太阳对每个穆斯林的日常生活意义重大。穆斯林通过月相变化确定伊斯兰教历(伊斯兰历是纯阴历)每一个月份的开始和结束。通过太阳的轨迹变化,他们来计算礼拜和斋戒的时间。同样是利用天文学的手段,穆斯林得以找到准确的礼拜朝向:坐落于麦加的天房。 在罗马儒略历(凯撒所制定的历法,公历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制定之前,更为精准的阳历历法是波斯数学家、天文学家、诗人欧麦尔·海亚姆主持制定的贾拉利历法(现代波斯历法起源于此)。 高贵的《古兰经》中多处提及天文学,例如: “他是创造昼夜和日月的,天体运行各循一条轨道。”[高贵的《古兰经》21:33] 高贵的《古兰经》中提到天文的经文,以及其中对穆斯林提出的求学的命令,激励着早期的穆斯林学者研究天文。他们整理了印度、波斯、希腊学者先前的工作,并在他们的基础上集成出新的体系。 托勒密的《天文学大成》(这部著作的题目即来源于阿拉伯语)被穆斯林学者翻译成阿拉伯语,并经过了深入的研究和评判。穆斯林学者发现了许多新的恒星,如:大陵变星(英仙座第二亮星),天津四(天鹅座第一亮星),参宿四(猎户座第二亮红巨星),参宿七(猎户座第一亮星),毕宿五(金牛座第一亮星),这些恒星的英文名便是源自阿拉伯语。他们编制多个天文表,其中托勒多天文表曾被哥白尼,第谷·布拉赫,以及开普勒所使用。 穆斯林天文学家还编写历书。“历书”在英文中也是来源于阿拉伯语的词汇。其它的阿拉伯语源天文学术语还有:远地点、近地点、方位角等。 穆斯林天文学家建立起第一批天文观测站。例如:位于波斯艾玛哈尔,由成吉思汗之子旭烈兀建立的观测站。穆斯林天文学家发明出象限仪、星盘等观测设备,加速了天文学乃至航海的发展,对欧洲大航海时代的到来起到了推进作用。 地理 穆斯林学者对地理非常重视。事实上,穆斯林对地理的关注源于他们的宗教。 高贵的《古兰经》鼓励人们周游大地,在各处观察安拉的迹象和安拉创造的形迹。伊斯兰也要求每个穆斯林至少掌握辨别礼拜朝向(麦加的天房)的地理知识,以便能够进行每日的五番礼拜。 在过去,穆斯林踏上漫漫的商旅,走上朝觐之路,亦或远征传播伊斯兰真理。广袤的伊斯兰帝国为探险家、学者提供便利条件,使他们能够探索和描述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地区,多种地理和气候区域。 在地理科学的领域,名贯东西的穆斯林学者是伊本·卡尔敦和伊本·白图泰,他们探索过广泛的地域,并以大量的游记著称。 …